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事迴圈有報應;
賢君豈無憐兒意,
虎毒尚存父子情。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章 平外患南征三苗
姒禹軟硬兼施奪了虞舜的神權,全面控制了朝政,完全把虞舜架空了。
掌握了實權的姒禹名義上還尊虞舜為天子,而實際上朝中的一切事物都由他來決斷,他想做的事情,別人想攔也攔不住,他反對的事情,別人想做也做不成。
姒禹開始對國家的行政設施和法律法規進行改造。
他首先對國家的行政區域進行了改革,廢除了虞舜的十二州,將全國重新劃分為九州。
這件事擺明了是在向虞舜示威,因為這九州制當初就是姒禹提出來的。姒禹根據父親崇伯鯀的“天下水行圖”和他十三年治水親身走過的地域精心繪製了九州圖。禹治水成功入朝拜見虞舜時,恭恭敬敬地向他獻上了自己親手繪製的九州圖。然而,那個時候虞舜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和真知灼見,認為禹劃定的九州不合適,下令把九州改成了十二州。禹劃定的九州是:荊州、梁州、雍州、豫州、徐州、揚州、青州、兗州、冀州。舜認為,冀州和青州過大,從冀州中分出幽州和幷州,從青州中分出營州,合為十二州。就這樣他硬是把姒禹的九州給分割成了十二州。姒禹對虞舜的做法十分不滿,但當時他還羽翼未豐,也沒敢反駁。如今他大權在握,已經沒有必要再看別人的眼色行事,“九州制”是他多年的心血,恢復自己的建制那是理所當然的。
恢復九州制後,姒禹一面安排親信出任各州的州牧(州長),同時向各州牧攤派賦稅(歲貢),建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稅收制度。古史書曾一度大肆宣揚聖賢之君都是任人唯賢,其實那都是胡扯。古史上哪一位所謂賢君不是任人唯親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不用舊朝人,此說雖然過於絕對化,但是一國之君為了維護自己的統制,不肯任用那些反對他的人,這是不爭的事實。
虞舜雖然對姒禹的這項改革不滿,但是今非昔比,大權旁落,他已經無力與之抗爭,也只好聽之任之了。
這時候,朝中的主要官員大部分都是倒向姒禹的,因為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軟弱無能的虞舜已經靠不住了,人往高出走,水往低處流,大樹底下好乘涼,還是跟著大禹可靠。因此,群臣都服從姒禹,國內的局面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穩定的。
但是,邊遠地區個別部落小國卻以為虞舜政權軟弱可欺,乘機侵擾虞舜政權的邊境。其中最為厲害的就是南方的有苗氏(古國名,又稱三苗,為九黎蚩尤氏後裔)。有苗氏的大酋長南山虯勇武多謀,自恃部族強大,不但拒絕納貢,還向虞舜政權的邊境發起攻擊,瘋狂掠奪邊境居民的財產。虞舜以前曾多次派軍隊征討,一直未能征服。近來更加猖狂,他們以姒禹專權為藉口,多次入侵虞舜政權的統治區域,掠奪邊境地區的居民,嚇得許多邊境的居民背井離鄉逃往內地。
虞舜三十五年(戊辰,前2093),已經六十八歲的姒禹決定親征有苗。
此時,姒禹的長子姒啟也已經四十多歲,身材魁梧,勇武過人,姒禹一直命他治理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在那裡訓練和管理軍隊。他聽說年事已高的父親要親自領兵南征,覺得於心不忍,便急急趕往都城,要求代替父親領兵去征討三苗。
姒禹沒有同意。
他認為,三苗族人不光英勇善戰,而且熟悉地理環境,善於用兵。讓兒子領兵出征,勝算的把握極小,弄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和整個部隊丟在那裡。
他對姒啟說:“我在當年治水的時候,對三苗人居住的區域比較熟悉,而且還了解一些三苗人的生活習慣,只有我親自去征討他們,才有勝算的把握。你就繼續留在陽翟,加強軍事訓練,一旦都城出現情況,要立刻率領你的部隊包圍都城。記住,此事責任重大,你千萬要小心,不可飲酒誤事。”
因為虞舜當時還是掛名的天子,仍然是一國之君,所以姒禹南征期間,朝政名義上仍交給虞舜管理。但實際上朝中上上下下四梁八柱的主要官員幾乎都是姒禹的人,有那麼幾個虞舜的嫡系官員,也都徒有虛名,沒什麼實權。再說,虞舜當時已經是八十多歲,即便有心乘機恢復自己的舊制,無論體力上還是精神上都難以應付,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是想想而已。姒禹早就把這步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過為了萬無一失,他臨行前還是把主管各部門的大臣叫到一起,對各項工作做了細緻的安排。
姒禹挑選了三千精兵,數十員戰將,讓他的兩個精明強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