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dew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更
兩年很快過去,曾凡帶著一個學童去學院由開頭的好玩,到後來,成了一種奇怪的教學之法。
曾凡覺得其它他也沒什麼更多的東西能教給他們,又加之他要分開小歌兒和女兒,於是出於對人家孩子負責加之一點點小小的歉意,他決心用心教導小歌兒。那麼班上的同學們,你們陪著我們小歌兒從頭學起來。
從《三字經》開始教,三字經是蒙學第一課,在坐的人,沒有沒背過的,當然,現在還會不會,就是兩說了。小歌兒會背,他在所有人前頭奶聲奶氣的背誦了全文,曾凡開心的給他鼓掌。讓小歌兒都羞澀了,不過他很開心,大爺在誇他呢。
下面的學生們都石化了,這裡除了豪哥兒還沒孩子,其它人都是有孩子的,而且都只比小猴子大,沒有比小猴子小的。他們完全不懂先生沒事帶個小娃兒來學裡,還給他們念《三字經》是什麼意思。
曾凡不理他們,跟蒙學一樣,四句一教。講意思,講故事,說自己的感悟,用的都是最淺顯的話,下面除了曾儀和豪哥兒,其它人又覺得先生果然是大才了。
《三字經》、《千字文》這些幼學類似兒歌的東西,看似簡單,其實全都是那時的當世大儒千錘百練出來的。比如說三字經,每三個字,說的不僅是一個故事,也是處世之道。這東西幼年當兒歌背時,孩子能粗淺的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典故。但在他們學到今時今日,再重新解讀時,真的就是開啟了一扇窗,清新的空氣好像一下子就湧入了他們大腦之中。
一本《三字經》,曾凡講了一週。就是蒙學的進度。當然,他看小歌兒聽懂了,也會點人回答一下問題,他是家裡有孩子,他陪著孩子們在不斷重溫這些東西。他敢這麼做,是因為他是真的知道,有時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到。無論是寫出來,還是按著裡面的道理的做。
‘深入淺出’這四個字,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曾凡教到後來,曾儀和豪哥兒都收了輕視之心,認真的聽起講來。也都覺得受益非淺。
安老頭又來聽過幾次課,他也深深覺得自己當初還是小看了這個小子,他是老狐狸,他聽過之後就知道,曾凡是公私不誤,以私為主,他主要是教那個孩童,其次才是教這些蠢才們。
但他還是喜歡,因為詢私到大家都佩服,看不出來,就是本事。由此也能證明,曾凡不是那死讀書的迂腐之輩。
兩年後翰林院考試時,曾凡毫無意外的拿到了優。正式進入了翰林院,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當然,不當值時,他還是回書院裡教書。而已經快五歲的小歌兒在書院裡有一群大叔陪讀之下,再進入正常的小學,他也適應良好,覺得讀書是沒什麼難度的。
而小猴子卻沒在之前的學堂了,他入了曾凡的書院。曾凡十九歲有的小猴子,現在曾凡都二十六了,小猴子也足七歲,虛九歲了。在眾人眼中,小猴子已經是大人了。
透過了學院的考試,他就進入了這個該是大人上的書院,成為一名小小的書生。曾凡反正也在這兒,但他沒親自教兒子,他從小歌兒的身上看到了易子而教的結果。
他對小歌兒就公正得多,但對小猴子,明顯的,他會有更多的要求,希望小猴子做得更好。就算是他一再提醒自己,其實小猴子做得很好了,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想那麼做。
小猴子其實是心大的孩子,他從小就是被老爹抱大的,其實他從來就沒覺得自己老爹嚴厲,他只覺得老孃更嚴厲。哪裡體會得到老爹那一片慈父之心,他跟著豪哥兒混慣了,哪裡會被略略的嚴肅嚇到。
他也從小跟著這些先生們打混,跟著哪個師傅其實都差不多的,至於讀成什麼樣,誰都沒在意,說他是大人,其實還是孩子,由著他玩就是了。曾凡想想也是,十五歲才會準他下場,先讀著吧。
至於說他們的寶貝女兒,現在成了京中女孩的典範,她喜歡做針線,何家第一回只請小溪兒,是安太太的授意。她覺得兩三歲的小孩,怎麼會不喜歡玩,只做活?覺得是因為李萍教的,於是不叫李萍,就把小溪兒一個人接了過去。
不曾想,小溪兒跟曾凡談過之後,她就想明白了,她覺得做針線就是玩啊!因為她喜歡做東西的成就感。不像玩玩具,那是死的,玩一次就知道結果是什麼,永遠不再有變化。但繡花,做針線就不同了,一種實質的成就感。
於是那回,她給那兩位孫小姐做了小布花,小帕子,順便還教她們怎麼打最“簡單”的結子,還要鄙視一下李萍,說她娘喜歡用個籤子整來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