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藥。她與芸芷是沒有名分的姑嫂,在芸芷夫家分量極重,幾年間有心無心地替同仁堂拉來幾家有頭有臉的大客戶。開朝以來,第二位御封的異姓公主去和親,也是一等大事,樂家掌門人精明地看到這個廣告機會,又大方了一把。想不到的是,沒多久這位公主做起了藥材生意,每年從同仁堂買進不少成藥,賣去蒙古,還送了幾張方子來,請同仁堂代為配製。
楚言的習慣是在商言商,不瞭解關內藥材的行情,也不知道秘製成藥的工本,考慮著長期合作,根據以前的價格,又加了個自認為合理的利潤空間,就要鎖定價格。同仁堂多了一個大主顧,起初也挺高興,隨著楚言在關外的生意越做越紅火,進貨量越來越大,就有點受不了了。要說,楚言沒想讓他們賠本,本著互惠互利,同仁堂偶爾從寒水的藥行進些西域來的貴重藥材,寒水給的價錢也很好。可是,同仁堂自己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楚言要得最多的幾樣都不是他們的主打產品,甚至在關內沒多少市場,需要另外組織生產,這份工夫和成本放在別的生意上,省了不少力氣,還能多賺不少。可這位公主,於情理和利害上,卻是不好得罪的。
樂家老少幾個爺們來回商量了幾次,把芸芷找了回來。這樣的人家,商業上技術上自然有些秘密,一向是傳子傳媳不傳女。芸芷自幼聰明,跟著生母唸了幾本醫書,偶然幫著配個藥,抄個方子,沒正經受教,可悟性比幾個兄弟都強,只是性子和順,胸無大志。楚言當初看醫書,有不懂的,也會拿來問她。兩人討論,還有不懂的,楚言就去問太醫們,再把太醫們的說法拿來同她討論。一來二去,芸芷在醫藥上的造詣已經不輸於父兄,只不過,外人不知道,她自己也不知道。芸芷嫁給靖夷,一個跟醫藥完全不沾邊的武人,樂家爺們悄悄舒了口氣,可沒想到她那個公主“小姑子”卻辦起了藥行,做起了藥材買賣。到頭來,還得靠這個女兒來給他們解套。
楚言早在第二次跟著康熙南巡前,就把雲想衣裳和潤玫閣的生意交給芸芷打理,收益歸洛珠嬤嬤所有。之所以名義上股本還歸她,一是怕過早暴露自己的打算,二是希望幾位阿哥顧念舊情,照拂那些女子一二。後來,楚言鼓動寒水辦藥行,九阿哥倒是很願意支援入股,楚言卻不許他插手插腳,怕寒水人單力薄,不懂這行,就要她和芸芷聯手。芸芷顧忌著孃家的想法,只肯為寒水解疑,教她識別藥材,不要股份,也不肯拿好處。
寒水是商家女兒,九阿哥挑上的妻子,楚言認定的妹子,原以為自己就會看看賬本,真做起生意竟很快上手。她不缺錢,當作正經事情做,就想做得象樣。可巧玉茹動了心思,寒水就拿出楚言鼓動她的那套,再加三分火候,鼓動玉茹辦藥行,與她一南一北相互呼應,把西域藥材賣到南方去,採購南方各省的貴重藥材,賣到北方來。
玉茹雖然心動,又哪裡會這個?就來拉芸芷。
樂家爺們想的辦法是教會芸芷制蜜丸的工藝,把楚言要進的成藥全部交給她來生產供貨,條件是她不能私傳給任何人,除了給楚言供貨,也不許做這行買賣。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要製成藥,就得進生藥。同仁堂把這個包袱甩給她,就是嫌錢少,又不好意思與楚言討價還價。她若是從同仁堂進生藥,就得去和楚言商量價錢,或者拿楚言在別的生意上賺的錢貼補。芸芷固然不願意讓孃家不高興,也不想讓楚言吃虧,提出要在漢口開一家藥行,自己採購生藥,就地煉製,除了給楚言供貨,不會做成藥買賣。藥行是婆家的本錢,與同仁堂無關,但是,如果幾時同仁堂要進貨,可以提供優惠。
樂家爺們沒料到,自家這個女兒的悟性不但在醫藥上,行商交涉上的本領,也被楚言和寒水薰陶出來了。
幾年下來,一南一北兩個藥行,經營規模雖不大,品質好價錢公道,在業內頗有口碑,利潤也很理想,又成功地幫楚言控制了成本。靖夷和芸芷在漢口站住腳,最後兩年,又幫著楚言和英國人做上了生意。
==〉那個南北方的說法,有點開罪人。那就把北方南方拿掉吧。
楚言當然不是龍井。寫8喜歡明前龍井時,想起一舊日摯友,北京長的上海MM。此妞只喝龍井,每次只放指尖尖一小撮,某次,我特地數了數,杯中共四片葉子。我笑她不如喝白水,省得麻煩。她說我浪費茶葉,因我喝的烏龍泡開有半壺葉子。
她說,綠茶的境界就是清淡,似無卻有,說有又抓不住。我等俗人就嘲笑她喝意境茶。
==〉字數,字數!下一定要把京城的事情辦完!
故人故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