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賣黃饃饃,直接從張家這裡進。張超做主,給的是四文一個的進價。
有崔家的馬車可坐,這一路可就比昨天輕鬆的多了。馬車還是有廂頂的,車裡甚至還備了個小火爐,不但吹不到冷風還能烤火取暖,雖然還是很顛簸,但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享受了。
“你為啥要賣掉秘方咧?”
車廂裡,除了幾大筐黃饃饃,就只有爺倆。
老爹對於張超把黃饃饃秘方賣掉了一直還覺得沒法接受。五百貫錢可不算多,如果是太平年月,五百貫不算少。但問題是如今各種物價極高,錢並不那麼值錢。
一個饃饃最便宜也賣五文錢,而按張超說的一個饃饃的純利都能達到近兩文錢。而他們如果能一天賣一萬個饃,就能賺二十貫,五百貫錢,不過是二十五天的利潤而已。
張超的想法則要簡單一些,適當的技術出讓,是為了能夠快速的套現資金。固然如果每天能穩定賣出一萬個饃,他有二十貫錢收入。可張超還是覺得迅速變現沒有什麼不划算的,把黃饃饃配方賣給福滿樓,他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壟斷黃饃饃的買賣,他們依然還是可以繼續做這生意的。
而且,張超賣福滿樓黃饃饃配方,也是想進一步賣面鹼給福滿樓。
張家溝人只有這麼多,一天做一萬個饃已經接近飽和了,就算再增加些人手,估計也難超過兩萬的日銷售額。這點產銷能力,還不足整個市場的一個零星。但如果福滿樓也做這生意,他們的產量肯定更大,銷量大自然對面鹼的需求就大,張超到時只要嚴格的控制著這個秘方,那麼他就牢牢把握住了最賺錢的那個部份。
說到底,張超並不打算靠做黃饃饃發財,他是想做面鹼來發財,就好比那些做手機的,你做手機殼做手機玻璃手機電池手機組裝,肯定不如手機晶片的賺錢啊。
張老爹疑惑,“福滿樓買的配方不包括那個面鹼秘方嗎?”
“當然不包括。”張超回道,五百貫就想買面鹼的配方,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