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科思醫生給虛默發出了一個訊息,讓他進入會議室溝通診斷結果。虛默一直在門口候著,一聽到醫生召喚,立刻轉身走了進去。
醫生的面容有些沉重,這讓虛默產生了愈加不好的預感,於是開口問:“科醫生,戴老爺子他……情況很糟嗎?”
“怎麼說呢……這情況,有些複雜。”醫生頓了頓,似乎是又整理了一番思路,“我們都知道大腦是宇宙中已知的最為複雜的組織結構,我們的大腦是人體的神經中樞,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由大腦支配和指揮的。當我檢視了戴老先生的大腦各部分的活動資料,發現很多很奇怪的現象。
比如說,大腦聯絡區是意識活動的場所有兩個,一個是大腦額葉聯絡區,一個是大腦後部聯絡區,這兩個聯絡區都能產生意識。正常狀態下,兩個聯絡區的意識活動可以同時存在,並以大腦額葉聯絡區的意識為主導。大腦額葉聯絡區是各種意識彙集的場合,在清醒狀態下一直處於活動狀態,如果大腦額葉聯絡區不活動,人就一定處於睡眠狀態。當大腦額葉聯絡區的活動被逐步抑制,人就逐步進入睡眠狀態,如果大腦額葉聯絡區突然活動,人也就突然清醒。在大腦額葉聯絡區休眠時,如果大腦後部聯絡區單獨活動,這時就表現為做夢,也是意識活動的一種形式。
當我們進入到擬真的虛擬遊戲中時,雖然身體沒有活動,但意識是處於活動狀態的,額葉聯絡區和後部聯絡區應該都是處於活動的狀態,可是……戴老先生卻不是這個狀態。”
“那他是什麼狀態?”
“他的大腦額葉聯絡區處於休眠的狀態,大腦後部聯絡區有微弱的活動跡象,應該陷入了深度休眠的狀態中。”
虛默擔心地皺起了眉頭:“難道……他真的變成植物人了嗎?”
“這是其中一個可能性,當然還有別的可能性。聽了你的描述,結合了【人生模擬】遊戲不能死亡的特性,我覺得成為植物人這個論點缺乏誘因。我自己倒是有一個大膽的猜想……”醫生敲了敲手指,如是說。
“醫生請講。”虛默期待地看向他。
“深度催眠。”
虛默一下子愣住了,這個答案並不讓他意外,但這個情況確實新鮮,一下子不知該如何接話。
醫生看出了他的疑惑,開始由淺至深地講解開來:“其實我怕也沒有遇到過在遊戲中被人催眠的例子,但是基於他的腦部活動資料,我覺得這是一個可能性,我先跟你簡單地科普一下關於鬧催眠的知識吧——
我們人類對世界的感知,來自遍佈全身的各種器官,視覺、聽覺、觸覺等資訊,透過眼、耳、面板等感覺器官後,首先被輸送到腦內的初級感覺皮層,然後進一步運送到更高階的皮層區域,在那裡,這些資訊被整合起來。
首先,資訊透過視神經到達初級視皮層。之後,資訊被輸送到較為高階的腦區,最後,資訊來到更為高階的腦區,並進一步與腦內原有的經驗進行關聯匹配。同樣的,從低階向高階的資訊流向,也存在於聲音和觸覺等其他感覺資訊中,原始的資訊最終到達一個較為高階的腦區,從而被理解並被賦予意義,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資訊流動。
但是在我們的腦內,還存在另一種資訊流動,這就是“自上而下”的流動,甚至它所攜帶的資訊量要10倍於“自下而上”的流動,這就是資訊的“反饋”。那麼這麼多的反饋資訊用來做什麼呢?答案就是對我們所接受的“自下而上”的資訊進行篩選和解釋。所以我們最終感知到的,並不僅僅是原始的看到和聽到的資訊,而是依賴於我們的經驗網路,重新賦予了這些資訊以意義。一句話就是,“自上而下”的資訊是地位最高、說一不二的帝王,它能賦予感知到的資訊以意義,而反饋資訊過於強大的話,它甚至可以推翻來自底層的原始資訊,並賦予其新的意義。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在催眠暗示中,憑空啟用或關閉了某些腦區,從而改變了“自上而下”的資訊,相當於額外創造了一種霸道的“自上而下”的資訊,從而暗示身體接受現實中不存在的事實。所以按照斯皮格的統計,大約有80%-85%的兒童和老人容易受催眠暗示,這要比成人的比例多得多,這是因為兒童和老人的自我意識更為薄弱。
其實在大多數時候,“自下而上”的資訊與“自上而下”的預期反饋正好吻合,但是催眠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它透過關閉或啟用特定的腦區,憑空創造了一種不匹配的狀態,使得“自上而下”的資訊直接越過了“自下而上”的感覺資訊,從而改變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