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不可小覷的內在激情或爆發力,這是她相當拿手的角色,而且每一部類似的作品似乎都沒有失敗過。
鞏俐的失敗在於轉型,主要是到香港發展時出現了一個個莫名其妙的角色,在影片中多少有些只會傻笑的樣子。所以有種論調是鞏俐不能演商業片。
但好萊塢是一個商業片的大廠房,而《邁阿密風雲》又是一部標準的商業片,各種吸引眼球的元素都有,鞏俐這一次可以說是冒險之極。
說到商業片,女人無遺是籌碼之一,從觀影角度來說,女人是慾望客體,這裡要說明的是,女人在影片中不僅僅是性的慾望代名詞,還有勾起觀眾的保護欲,同情心等等,當然,絕大多數影片中的女人都是以“性”角色出場的,年輕的靚麗,成熟的性感,不可否認,鞏俐屬於後者。
在中國有種怪現象,這可以應用到大多數女演員身上,即許多女演員所飾演的角色與其真實年齡極度不符,大媽級的扮演少女,少女級的扮演老太,這是很平常的事情。還有一個問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演員幾乎沒有獨當一面的,即獨立一個人支撐起某部劇來,除非象《阮玲玉》這樣的女性電影。也就是說,中國電影中女性角色更處於花瓶地位,比好萊塢更有慾望客體的味道。
但由於中國千百年來的意識形態,一般來說少婦的故事幾乎很少,即電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年齡設定幾乎都不是三十到五十歲之間的。(這裡主要指一些商業型的型別片,比如愛情片等等。)換句話說,中國女性在這個年齡段的時候應該處於內斂時期,不但沒有愛情,即便是事業也要少一些,這個古已有之的觀念很深入地根植在眾位編劇的心中。偶有這樣的作品,往往都是被性壓抑久的角色,彷彿這就是中國女性的唯一追求。所以在中國影片中,這個年齡段的角色多少都有些畸型的意味,當然,除了編劇也有觀眾心理上的感受。
說上述有關中國電影中女性年齡問題是要談到鞏俐在邁阿密中的表現。
毫無疑問,鞏俐在此片中與大多數好萊塢電影一樣,是女客體,即是為男人服務的角色,從歲數上也極度貼合美國此類影片中的女人扮象。注意一點,國外大多數商業片,除校園青春片外,女性的歲數都是三十到五十歲之間。此時的女性成熟性感,也許這就是老外們的審美標準與我們嚴重不同的結果。正是由於一些觀念和此種審美標準的不同才造成了中國電影中女性與國外電影中的女性的不同境遇。所以,鞏俐在《邁阿密風雲》中作為欲體出現與中國青春片中二十歲左右的小女生出現是一個道理的。正是由於這個因素,所以鞏俐在此片中的發揮肯定不會太大的,觀者也不必抱有什麼期望。
但有一點,在美國影片中雖然三十到五十歲的女性大多以性感出場,但她們的戲份卻絕不少的,尤其是個體魅力,不僅僅是性感,還有自覺性。自覺性表現在女性的社會地位,主動,有意志,象個男人一樣也是故事中的一員,而不僅僅是花瓶,這一點是中國女性或說中國劇作中最缺乏的。能夠演好這樣的花瓶,在國外必須是真實的年歲,其閱歷,其表演水平都可以與劇中角色貼合。
但十分不幸的是,鞏俐在此片中幾乎沒有個性可言,完完全全地只是一個花瓶。在影片中,這個女性的自覺性只有兩點,第一點與法瑞爾的愛情,第二點則是在老大面前說句話暫時救了法瑞爾一下。
女性角色出場,尤其是這種商業片中沒有愛情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第一條即便是個花瓶也無所謂的,但鞏俐的表演還是稍顯木訥,尤其開始之時,臉部幾乎僵硬,沒有表現出那種很吸引人的地方,與法瑞爾的接觸也好象沒有全心的投入進去,所有一切都表明這兩個人不來電,所以,即便這個俗套的愛情花瓶鞏俐也沒有完全演好,倒是影片結尾處,那句“who are you?”才將鞏俐內在的那種野性發揮了出來,看來她的確是一個爆發型的角色,可以看當時的人物心理,法瑞爾欺騙了她,黑幫也將她棄之如履,這種爆發才形成了。鞏俐在詮釋人物內心變化的時候的確很有一手的,但可惜的是這是一部商業片,還是美式的商業片,她的性感,她的主動性都沒有得以體顯。
第二點其實不是鞏俐的錯,因為導演在這個情節上幾乎沒有特意讓鞏俐發揮,僅僅是坐在床上的一段戲就過去了,她的表演尚可。
總體來說,鞏俐這次好萊塢商業片的實驗還是失敗的,但這其實是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女影星的失敗,我很難想象哪一位適合於這種商業片的演出。但畢竟邁出這一步了,也許會給中國許多電影故事一個啟迪,讓這個年齡段的女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