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昌帝是個明君,登基多年來,他一直勤勉於政事,將大周朝治理得國泰民安。
可撇除掉政事上的英明,元昌帝的性格卻有些敏感而多疑,而且習慣將所有人與事都緊緊攥在手中,容不得有半點的忤逆。
就比如他們正在討論的立儲一事。
立下太子,不僅可以穩定朝局,還能及早讓太子接觸到朝政,將來登基之後也可以更快的接掌朝事,更能讓後宮及幾位封了王的皇子之間少些紛爭,這本是件好處多多的事,可如今年長的端王都已經二十有三,寧王也已經二十二歲,但元昌帝卻一直沒有下旨立儲,而且對端王與寧王也看不出來有明顯的偏好,讓滿朝文武都猜不透他心裡到底有什麼想法。
若不是重活了這一回,寧致遠也不會知道元昌帝到底是什麼打算。
但經歷了前世的皇權更替,他如今自然能看得清楚明白。
元昌帝之所以拖到現在還不立太子,其根源還在朝廷這些年因為立儲一事而起的紛爭。
端王楚承乾乃中宮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原本這樣的身份應當早早就立了太子才是,但端王幼時身體羸弱,三天兩頭的就得喚了太醫去診脈,就連許皇后那時都是一邊流著淚,一邊擔心年幼的皇長子能不能養到成年。
出於這種考慮,元昌帝那時便將立太子一事往後壓了壓。
這一壓,就壓到鄭貴妃生下了二皇子楚承運。
待皇長子楚承乾長到七八歲上身體有了好轉,元昌帝再考慮起立太子一事時,朝中大臣們卻已經因為各自心中的盤算而有了自己看好的人選,那段時間,每日裡上了朝,朝臣們都無不在為立長還是立幼而爭吵。
這一吵,就吵得元昌帝自此再不提立儲之事。
在元昌帝看來,這天下都是他的,到底要立誰為太子,自然也該是出於他的意願,而不是那些大臣吵嚷的結果。
他都還沒表態,他的臣子們就已經跳出來指指點點,這是元昌帝萬萬不能接受的。
再則,元昌帝也是藉此在敲打端王與寧王。
他們雖有了這般尊貴的身份,但他們的一切都來自於他這個君父,他想給的自然會給,他若是不想給,任他們如何想盡了辦法想要爭,也是沒有任何用處。
寧致遠前世也是親眼看到了立儲一事的結果,所以他自然不會往這渾水裡淌。
果然,聽了寧致遠的回答,元昌帝面上多了幾分滿意之色。
他朝寧致遠揮了揮手,“你這臭小子,才陪舅舅說了這幾句話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走了,不過,你與端王寧王乃是再親不過的表兄弟,多親近些自是好的,要走就趕緊走吧。”
寧致遠這才出了宮。
辦成了一直掛念的事,寧致遠的腳步都比進宮時要輕快許多,這一晚更是睡覺都比以前踏實許多。
離京幾個月,這才一回到京城,寧致遠就接到了不少宴請,但他這些日子一心只想著如何儘快將婚期定下來,哪裡耐得住性子去與人應酬,除了實在推不掉的那些,比如說來自端王與寧王的,其他的幾乎都推了。
去了端王府與寧王府赴宴之後,寧致遠就見天兒的往禮部跑,比那禮部的官員還要來得勤勉許多。
他想將歡顏娶過門,用最快的速度。
在寧致遠的監督之下,又有元昌帝的口諭,禮部的官員們接連幾天都在忙著這件事,為了表示慎重還特意請了欽天監的人算了好幾個黃道吉日,這才將選定的幾個日子遞到了寧致遠面前讓他自己挑選。
旁人可是沒有這樣的優待的,但誰讓定國公世子是連元昌帝都極為喜愛的外甥呢?
禮部的官員們給出了三個日子,寧致遠只看了一眼就挑中了第一個。
不僅因為這個日子最早,也因為,這個日子,與前世他與顧青未成親的日子如出一轍。
前世顧青未一無所知的嫁給他,但他們最後卻成了一對怨偶,今世,他們同樣會在這一天成親,但寧致遠相信,他們之間絕對不會再走到前世那一步。
他希望,再次在這一天成親,這會成為他們之間全新的開始。
日子定下後,寧致遠猶豫了好久,終於還是在已經寫好,且準備讓人送往清河的信上將這件事說了一遍。
他知道,禮部定下日子之後總會告之顧家的,但他不知道顧青未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會不會想到前世那些往事,會不會因此而對他,對他們之間的婚事有了牴觸。
與其讓顧青未從別處知道這件事,倒不如由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