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家廟離開以後,老太太的心情一直都頗為壓抑。
骨肉血親,本該是這世間最為親近的人,但在陳氏和魏太姨娘眼裡,顧青瀾卻只是個可以被她們隨意安排未來人生的無足輕重的人,可以為了她們心裡的盤算就葬送了一生。
老太太說不上有多喜愛顧青瀾,畢竟隔了好幾層,但她也是有女兒有孫女的人,她的錦琳她的歡姐兒,她恨不得將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送到她們跟前。
她是顧氏的宗婦,她精明強勢了一輩子,她計較利益得失,但她從不會為了這些而害自己的兒孫。
世家大族裡容了太多關乎利益的算計,為了這些利益,親情淡漠,手足相殘本就是常見的事。
老太太其實並沒少見種種兄弟、父子鬩牆的事,她能理解,但難免心存芥蒂。
是她在顧家的日子過得太平順了,還是人老了總是想得比較多?
老太太這樣自嘲。
…
因為這件事,顧府的低氣壓一直持續了約有半月,直到翻進了四月裡,老太太的生辰將近,秦氏時不時的就這壽宴的事情去請示老太太,顧青未得空了又總纏著老太太問些關於姑姑顧錦琳之事,好不容易這才叫老太太重新有了笑臉。
四月十五,是老太太五十七歲的壽辰。
一進了四月,老太太就已經忙不迭的使了人去常家接人。
即將見到女兒的好心情,到底是壓過了陳氏妄為帶來的震怒。
“祖母,母親吩咐了,姑姑這次回來,仍住當年出嫁前住的琳琅閣,還把佈置琳琅閣的任務交到了我手上,孫女沒見過姑姑幾次,也不清楚姑姑有些什麼喜好,祖母您可得好好指點著孫女才行。”顧青未倚在老太太身邊,嬌聲說著這一連串的話。
老太太聞言面上便忍不住帶了笑。
因為思念女兒,這些年琳琅閣裡一直保留著當年的樣子,又時常有人去打掃,根本就不需要人特意去佈置。
不過老太太也知道歡姐兒這是在哄自己開心呢,哪有不捧場的,拉著顧青未的手便回憶起關於顧錦琳的事來,“你姑母啊,最是個嬌氣的性子,房裡見不得半點髒亂,蓋的被子還非得天天拿去曬太陽,說是能聞到陽光的味道,要是有哪日沒出太陽,便總鬧騰著說睡不好覺……”
老太太也許久沒見女兒了,先前又聽說女兒在常家受了委屈,哪有不想念擔憂的,這時回憶起這些,面上便又是喜又是憂的。
“對了,待你姑母回來了,還得去把老陳記的師傅請過來幾天,你姑母啊,當年可是最喜歡這老陳記的點心了。”老太太拍了拍額頭,突然想起這個來。
老陳記是清河縣一家老字號的點心鋪子,因點心做得好,每日裡一大早就有人排著隊等著買點心,稍去得晚了點,那是一定要空手而回的。
顧青未聞言便是一怔。
她記起,前世時她出嫁,姑姑特地從常家趕了回來,那時的常家早已家破人亡,若不是朝廷沒有趕盡殺絕,好歹留了間破敗的祖宅給常家的女眷們住著,只怕常家的女眷根本就活不下來。
那時的顧錦琳早已沒了從前在閨中時的肆意飛揚,生活的磨難讓她從一個高高在上的世族貴女變成了沉默寡言的孤苦婦人,就連唯一的兒子,也因困苦而是個膽小怯懦的性子。
對已經一貧如洗的顧錦琳來說,趕回清河的路費都是當了最後一件首飾換來的,侄女出嫁時,她當然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添箱禮,所以添箱那天顧錦琳壓根兒就沒出現。
顧家眾人都是知曉顧錦琳的景況的,當然不會有人挑她的理。
後來,在顧青未出發去往京城的前夕,顧錦琳突然找到她,將一樣東西塞到顧青未手裡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顧青未後來一看,那是一個裝滿了各式老陳記點心的攢盒。
那盒點心,伴隨著顧青未一路去了京城,也讓顧青未還沒去到京城,就已經提前憶起了故鄉的味道。
在京城那四十載,顧青未再沒吃到過記憶裡那般味道的點心。
現在想來,對那時的姑母來說,也許那盒點心,便已經是她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那又是姑母最喜愛的,這其中含了多少祝福,可想而知。
顧青未突然就有些心酸。
上一世的她自從去了京城就再沒回過清河,偶爾回憶起故鄉,便總有種孤身一人形單影隻的自憐,可實際上,遠在清河的故鄉里,如祖母,如父母親,如族裡的兄弟姐妹,又有多少人同樣在掛念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