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橈輕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城傳了兩月有餘,聽聞過好幾載,那大人還是無子,現在一琢磨,怕也是大人身體有問題,讓女子們不能懷上,根本就不是妻子妾氏們的問題。
還有一家和玉珠兒講的故事差不多,正妻生不出孩子,被休,之後再嫁,沒幾年生了個大胖小子。
玉珠懵懂再問,“娘,是不是換了姑父,姑姑也能生出娃娃來了?”
大家覺這只是孩子天性,想的簡單,因聽這麼一出故事,就簡單覺得換個姑父就能生出孩子來,可也正是因為這簡單懵懂的孩童想法給了大家警醒,女人生不出孩子來,或許也有因男子身子不行,怪不得女子。
眾人沉默,小姜氏抓住衣角哽咽起來,最後變成委屈大哭。老太太也跟著哭起來,“這可如何是好,真真是造孽啊,苦了我的孩子啊。”
可是能如何?難道勸女兒和離?老太太哭半晌,抓住小姜氏的手,“要不,要不我兒回去同他說,從旁的過繼一個好了?”
玉珠兒都快愁死,平日她很喜祖母,祖母對她也好,在這節骨眼,祖母卻是讓人恨的牙癢癢。
小姜氏哭了許久,擦擦淚,定定看著老太太,眼中有光,“娘,我自有主意的,總要再回去一趟,總要試試,我有主意的。”卻不說到底是個甚主意。
玉珠卻能觀出小姑姑怕是打算回去和離的,甚好,不免她磕磕巴巴背下這麼一個故事。
老太太都不敢問女兒到底是何主意,眼巴巴看著小姜氏牽著小丫鬟上了馬車,合上簾子,馬車噠噠噠的朝巷子口駛去。不一會,簾子忽然掀開,小姜氏趴在車窗看她們,目光落在玉珠兒身上,眼中帶著笑和感激。
玉珠兒朝著小姜氏揮揮手,望她能如同野話故事中的嬌嬌娘,打破這封建,得自己的幸福。
等著馬車駛出巷口看不見,老太太領著女眷回府,一路上老太太一聲不吭,身子微微躬著,老態盡顯,看的玉珠心疼。
沒幾日,老太太就病倒了,有些糊塗,整日在病床上哭著喊芳苓。
三個太太給急壞,日夜守在床榻前精心照顧著,玉珠兒每日早晨過來探望老太太,下午回去抄寫經書,為老太太祈福。
老太太這一病就是一月有餘,府中垂柳枝繁葉茂起來,就連玉珠院中那顆枯死幾年的棗樹都活了過去,枝頭上冒出嫩綠的芽兒,她這院兒就連野草都長的格外茂盛,每隔幾日要除一道兒。
這一月,府中也有大事發生,珩哥兒去參加春闈,這幾日就要揭榜。
三日後,小雨滴答落下,今年春雨格外多,都道春雨貴如油,今年的收成怕也會格外的好,同著春雨一塊來的還有衙門送喜的官差,一見官人上門,看門老叟就知是府中哥兒考了個好成績,猶記得上次秋闈哥兒中解元,這次連通報都不先了,領著官差進去報喜。
進了正院,老叟就高聲呼喊起,“老太太,衙門官大人來送喜嘍,二少爺中了!”
官差也高聲道,“恭喜諸位,府中珩哥兒得了第四名。”
當初珩哥兒中解元時說他得解元許是文章被大人看中,他劍走偏鋒,文章也是別具一格,正好合了閱卷大人的眼,這才得解元,春闈怕是成績不能那般好,他這樣的文章和脾性,欣賞的沒幾人。
珩哥兒還說怕是會得十名外,不想得了個第四,已是很了得。
老太太身體好些,聽聞這好訊息,煩悶除去,丫鬟撐傘扶著出去院落裡,仔細聽官大人一說,喜的笑逐顏開,這些日子的病氣終於散開,讓丫鬟去給官大人奉上熱茶點心,吃了茶點包了個大紅包親自讓珩哥兒把人送出去。
上次珩哥兒中解元府中困難,也就是請親朋好友一聚,這幾月府中情況好轉,幾房太太結識不少夫人太太,玉珠還被冊封縣君,俱要請來相熟之人吃宴的。
玉珠兒特意邀了小郡主來,這一月多她都未曾見郡主,也有些想念這個小手帕交,上輩子她可是一個好友都無,現在也就格外珍惜這份友情。
小郡主讓含笑送了信兒來,說讓玉珠放心,她肯定會來祝賀的。
宴席定在三日後,伯府也未大辦,畢竟還有個殿試沒參加,就是請了相熟幾戶人家來吃宴聽聽大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