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成為這時代舞臺上的大明星,但誰又真正擁有“逢場作戲三昧俱”的本領?我們都想成為他人眼中光明耀眼的“神”,可在尼采說出“上帝死了”之後,誰曾有些許的悲哀?太多的人都想以“神”的名義發號施令,但卻缺少了神的智慧與能力。
做一個普通人,首先要沉得下去,書籍開闊視野而增長見識,讀書不失為充盈內心、豐富內涵的有效途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常能戒驕戒躁、平定心氣。之後,在不斷地自我認知中,在各種矛盾衝突的抉擇中,定力培養人們深思熟慮的能力,鞏固一個人的精神核心。成熟的麥穗懂得彎下腰、低下頭,而一個成熟的人則可以憑藉其靈魂的重量,踏實地行走于山川大地,一步一步攀向人生的頂峰。
顯山顯水,是需要“千山萬水”為強有力的後盾支援的,否則,就很有可能步入“山窮水盡”的尷尬處境。而事實上,真正擁有“千山萬水”的人,常表現為“不顯山不露水”,因為定力正是這“千山萬水”中最為重要的山的土壤、水的源流。小人物的不露聲色是韜光養晦、伺機待發;大人物的平易近人是“打好群眾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於此觀之,低調,真可謂是一種高姿態,不僅高明,更為高尚。大智若愚,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皆可為“不剽悍、不出奇、不露聲色”之正解,而無一不是內心定力所致。
普通是難,真正的普通人非指外貌平平、才疏學淺之人,相反,卻是有大美大德、大智大慧卻不外現於形色的深藏若虛之人。致虛極,守靜篤,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定力,才是生命的大道學。
平常而不平凡,“隱”的魅力(1)
平常而不平凡,“隱”的魅力
如果說“普通”是一門處世哲學,那麼“平常”則可說是一種境界。平常不易,正如把簡單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簡單;平常心不平庸,相反,這是一種豁達明朗的心態,讓人更易於靠近生活、感知幸福。
古人有云:“世人厭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過於平常也”。一個人的生命華麗到極致,也終會迴歸於安靜的死亡。所謂平常心便是看透這由生向死之路的平淡無奇的心態。面對曠遠的宇宙,人類的渺小不言而喻;遙望浩瀚的時間之海,生命則猶如驚鴻一瞥般短暫。每一個人都將在歲月的洪流中漸行漸遠——不論是斬斷鐵鎖衝出羅馬鬥獸場、也掙脫命運束縛的斯巴達克;還是那個叼一支玫瑰,用鮮紅渲染愛情的鬥牛士。曾經站在山上的人,站在風裡的人,曾在三月鶯飛草長的江南柔腸百轉的女子,曾在金戈鐵馬的大漠飲風而吼的漢子……在被洪荒歲月席捲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我們永遠無法見證時間,時間也從不需任何證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關於平常心的理想表達。而對待人生中的幾多大喜大悲,若能做到心靜如水,那真可算是一種與世無爭、瞭然於心的境界。只是如此渾厚的定力,世間鮮有,而在世風日下的今天,我們越發需要這樣的定力來平衡好生活中的許多不平常。正因如此,“平常”不僅不平凡,更可說是為世間至真至貴之物。
或許是因為“看慣”才能“看透”,少年受學,壯年遊歷,史學家司馬遷可謂是閱盡人間永珍,以至於獲罪入獄的他為了秉承先父遺志,自請宮刑也毫無畏懼,對於屈辱苦難,他是極其淡然平靜的。值得現代人借鑑的是,許多所謂的壓力,也許你根本沒有必要選擇一種方式去承受,只需把它看輕、看得“平常”,心自然也就輕鬆自在很多。對於身材、長相,似乎是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會時刻關注的,不僅關注於自身,更側重於與她人的對比。事實上,當你面對著鏡子煩惱抓狂時,審視自我的眼光已經“不平常”了,但在別人眼裡,你胖一點或瘦一點、高一點或矮一點,又能有多大關係呢?而如果你不是你,僅是以一個局外人的平常心態來觀察一個陌生人,則會發現,給出的評價也並不是很差。
米花線上書庫 ;book。mihua。net
平常而不平凡,“隱”的魅力(2)
古人云,不如歸去。很多時候,人的內心常會有一種想要逃離的渴望與呼喚,甚至僅僅是想遠離汽笛的吵鬧和燈泡的刺眼。這歸隱之意正是源於現實中的不如意,不過,歸去哪呢?陶潛的南山或是林逋的梅林?若沒有定力,任世界之大,恐怕也依舊是無家可歸。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是“隱”的三種境界。隱於山野,體現的是一種自我約束與控制的意識,正因定力不足,方攝心以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