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像袁燁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千戶了,就是駐守遼城的將領,在遼城的那些老兵的眼裡,也是算不得什麼的。
好在,袁燁這個人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倒也安安穩穩的過了二十年。
結果……
前幾個月就出事了。
因為遼城的位置特殊,遼城的地位在大梁朝也是極為重要的,再加上幾十年前還有穆宗那件事,因而朝廷對遼城的掌握力度不高。
大梁實行世兵制,軍籍是世代承襲的,而為了解決軍餉問題,更是實行囤田制,邊地軍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丁兩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給耕牛、傢俱和種子,並按份上交糧食。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兵源不愁,亦能讓軍隊自給自足。
這樣的制度是太祖立國時確定的,太祖更因想出了這樣的制度而自得不已。
囤田制實行了百餘年,到得如今雖然漸漸能看出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大方向上總還是好的。
每年的秋收之後,屯軍收穫的糧食六石由該軍自取,餘糧交至軍倉。
這是每個衛所裡最重要的事,因而秋收交糧時這些事都是交由了各衛所的千戶統一負責,袁燁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與遼城隔了不遠的北夷今年似乎有些乾旱,但遼城這裡卻是意外的風調雨順,屯軍種植的糧食更是大豐收,都沒用袁燁怎麼操心,他手下的屯軍就都將糧食交了上來。
袁燁也是個謹慎的,為了怕夜長夢多,這些軍糧收上來之後就立馬喊著人一起交到了軍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