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本就是那條傳說中的巴蛇,在圖謀中國龐大國土的所有外國人中,以此野心勃勃的計劃為最有想象力。當然,日本人決非想象而已,他們把這份方案留在軍部的機密檔案中,準備開始“吞象”之舉。
1891年,日本的“橋立”號艦建成,在法國訂購的另兩船巡洋艦“松島”、 “巖島”號於第二年完工後駛抵日本,次年又從英國購得當時駛率最高的“吉野”號,另一艘巡洋艦“秋津洲”號也於1894年竣工。戰前,日本的軍艦達30多艘,陸軍人數躍升到7萬多人。
從艦隊的實力上來說,日本的艦隊已足以和北洋艦隊決一雌雄。
1888年,清政府停止購買軍艦。1891年戶部又奏準兩年內停止購買槍炮、戰艦、機器。一個要打,一個卻連假手套都不想再擺了。
黃海第一炮
1894年,倒計時結束。
日“吉野”艦黃海海戰臨戰前,日本水日本源源不斷地派陸軍前往朝鮮,海軍亦全力備戰。兵跪在甲板上進行祈禱幾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這場即將發生的戰爭,外國的觀察者甚至早早地派軍艦出現在了海上,由此可以觀摩到亞洲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大戰。在大同江外海面,日本海軍集中了12艘軍艦,包括其全部精華,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等8艘5000馬力以上的主力艦和巡洋艦。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等候運兵船裝載陸軍及輜重。16日凌晨1時,銘軍的10個營共4000人分乘5艘運兵船,由北洋艦隊護送,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同時進行上午常操。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乙 和尚的理想(4)
上的美籍海員馬吉芬寫道:“自午前9時起,各艦猶施行戰鬥操練一小時,炮手並複習射擊不輟。艦員中,水兵等尤為活潑,渴欲與敵決一快戰,以雪廣乙、高升之恥。士氣旺盛,莫可名狀。”10時半,操練結束,各艦準備午飯。
當北洋艦隊演習常操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的12艘軍艦,也正在向大東溝方向搜尋敵艦,並在航行中進行操練。
北洋艦隊稍前時也已發現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幾簇黑煙,丁汝昌登上甲板望,判定為日本艦隊。於是立即命令各艦舟火、實彈,準備戰鬥。霎時,戰鬥喇叭長鳴,響徹全艦隊;各艦的煙囪都吐出濃煙,輪機兵將機室隔絕,進行強壓通風,儲蓄飽滿火力和汽力,以備戰鬥行動。
馬吉芬寫道:“中日啟釁之後,我艦隊員無不銳意備戰。有鑑於豐島一役‘濟遠’、‘廣乙’之覆轍,各艦皆將舢舨解除,僅留六槳小艇一隻。意在表示軍艦之命運即乘員之命運,艦存與存,艦亡與亡……此外,若十二寸炮之薄炮盾,若與戰鬥無益之木器、索具、玻璃等項,悉行除去無餘。各艦皆塗以深灰色,沿艙面要部周圍積置沙袋,高可三四英尺……通氣管及通風筒鹹置之艙內,窗戶與防水門概為鎖閉。凡有乘員俱就戰鬥部署,戰鬥喇叭餘響未盡,而戰鬥準備業已整然。”
此時,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右翼總兵劉步蟾、德國籍總教習漢納根都登上旗艦“定遠”號的艦橋,一面密切注視日艦動向,一面商討對策。
到了12時20分,迎面駛來的日艦逐漸接近,已經能清晰地分辨出12艘軍艦。丁汝昌見來勢兇猛,覺得不可掉以輕心,為了發揮各艦艦首主炮的威力,他下令把陣形改為掎角雁行小隊陣。此陣的要點是:每一小隊中前艦為隊長,其僚艦位於右後45度線上,相距400碼,各小隊間距1200碼。同時,丁汝昌還向各艦管帶發出以下指令:各小隊姊妹艦協同行動,互相援助;始終以艦首向敵,發揮重炮威力;全隊儘可能集中,隨同旗艦行動。“因日艦船炮皆快,我軍必須整隊攻擊,萬不可離,免被敵人所算。”具體分隊情況是:旗艦“定遠”和“鎮遠”兩艘鉅艦居中,為第一隊;“致遠”、“靖遠”為第二隊在左;“經遠”、“來遠”為第三隊居右;“濟遠”、“廣甲”為第四隊在左,“超勇”、“揚威”為第五隊在右。由於兩翼的第四、第五小隊艦速較慢,所以變陣後的艦隊形成一個扁V字形,向日艦的一字陣攔腰衝去。
日本海軍根據艦速快、舷側速射炮多的特點,一直視單縱陣為制勝法寶。此時日艦見到北洋艦隊的陣形,決定避開“定遠”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