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畫的松花江南岸的中央大街街頭,是哈爾濱這座英雄城市的象徵。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於1958年建成的。設計師為巴吉斯、李光耀、茲耶列夫。紀念塔由立體塔身和附屬的迴廊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 ,塔基前的噴泉,象證勇敢智慧的哈爾濱市人民,正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階表示海拔標高米,標誌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當時哈爾濱的道里區、道外區一片汪洋,百姓只能坐下木筏或簡易船出行);上階表示海拔標高米,標誌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著防洪築堤大軍,從宣誓上堤 、運土打夯、搶險鬥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集中描述了人們在防 洪鬥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羅馬式迴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連成弧形相襯托。塔頂是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圓雕;塔身下 部是群像浮雕,描繪了哈爾濱人民戰勝洪水的生動場面。搭基前有兩層水池:上層標誌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特大洪峰時的最高水位,它高於下層水位米;下層標誌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的最高水位。來哈爾濱的人,無不到這座塔下拍照留念。松花江水映襯著這座雄偉的防洪紀念塔,與美麗的太陽島構成 了一道馳名於世的壯麗景觀。雄偉的防洪紀念塔見證著勤勞勇敢的哈爾濱人在各個時期的奮鬥歷程,欒梓皓相信無論是這滔滔東去的江水還是那久久矗立的紀念塔也終將見證自己的奮鬥歷程。
凌晨時分,太陽島照射江南岸的七彩射燈同時熄滅了,整個江堤一下子暗了許多,江水在江霧的籠罩下有些若遠若近的模糊,“嘩嘩”東去的江水依舊清晰而清純。他和林鴿的愛情是否像這滔滔的江水一樣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雷雨交加都能千年不變,始終向東?能否保持曾經的那份執著和清純麼?
第三十一章 生活原本該如此(6)
城市公交車就像潘多拉的盒子,真善美、假醜惡充斥在其間,生活在盒子裡的人和拼命往盒子裡擠的人都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了潘多拉,賈迎文也不例外,每次上車他都擠得比較兇狠,連蹬帶踢,連拽帶咬,一點沒有一個為人師表的樣子,哥幾個曾經不止一次地勸他,賈老師,你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你的一言一行不只影響著我們幾個已經被社會強暴無數次的大齡青年,你還影響著那些社會準備強暴的孩子們!每次賈迎文都會以一個動詞開頭,來開始他的觀點陳述。
上班高峰期的公交車是人滿為患,無論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每輛車都塞得慢慢的,像東北冬天蒸的豆包一個挨一個,沒有一點空隙,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每個人都靠在一起,感受著來自陌生人的體溫和那千奇百怪的體味,真要是那個仁兄或義姐有狐臭的話,那車內的味道就更全了,當然,每天早上會有一部分人來不及吃早飯而將公交車當作餐廳,茶葉蛋、韭菜餡的包子、燒餅、玉米、捲餅、油條、牛奶、豆漿,早餐店有的車裡應有盡有,上班的人們就在左搖右晃的車裡完成了他們的早飯,每天當然也會因為把包子餡弄到人家脖子裡去了、豆漿灑到別人身上了或者粘玉米粒粘到別人頭髮上等等發生幾起嘴鬥甚至武鬥,輕者脖子粗臉紅,重者血濺車廂。
這趟開往香坊區的公交車,賈迎文已經坐了三年,認全這路車的20個司機,那趟車幾點發車,那個司機開車比較猛,那個司機開車比較面,哪個是“萬人超”(注:名詞解釋,萬人超:專指汽車駕駛技術垃圾,在上下班高峰期應變能力差,不能熟練穿梭於車流之中,不能按時將上班族載到預期站臺,後面的公交車可以隨時、輕鬆超過的司機。)。掌握了這些他就很少遲到了,每當同事們問起他,天天不遲到的秘訣時,他總是無比沉痛地說,這是他第一年上班,每個月以50—80元不等的遲到扣錢代價總結出來的。
賈迎文畢業以後就在這家教育機構做專職培訓員,到今年6月25日就已經整整三年了,透過自己的努力和自己良好的英文基礎,如今他已經做到了中級培訓員的位置,每個月有一千四五佰元的收入,每年的6…9月份的收入可以達到兩千多,這是出國留學或務工前的緊急惡補期。
賈迎文的老家在河南安陽,大學畢業後,本想回家找份工作,可是找了兩個月也沒有合適自己的,後來,大學的一個同學給他打電話,告訴他自己所在的一個教育機構要招老師,本來打算不在哈爾濱工作的賈迎文,為了避開父母的整天嘮叨,而選擇再次北上。並在這家教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