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步躍出,用手中的巨大白布將頭顱兜住,不使其落在地上。
這兔起鶻落的一瞬間,數十顆頭顱都被闖營士兵收起。
從刑場到城頭,看斬的百姓們迸發出震天動地的齊聲喝彩 ;“好!!!”
一方面是為闖營的軍紀而喝彩,另一方面,則是千百年來留下的傳統,斬首時務必要大聲喝彩,以防止有鬼魂冤孽纏繞。
在嚴肅了軍紀,順便收攬了一下洛陽民心和李巖的忠心之後,接著便是今天的重頭戲上場,“將呂維祺押上來!”
原本李自成打算令牛金星來將呂維祺這個前南京兵部尚書審判之後明正典刑,但是牛金星卻不願意背上一個殺了“海內尚有人望”的理學名儒的黑鍋,便託辭不來,李自成倒也不勉強他。
有人將呂維祺從一旁押上來,押到李自成的監斬臺下。
從被監押的地方到監斬臺下,一路遠遠的望著在監斬臺前站立的那些老營將士,和他們手中明晃晃的刀劍,不由得後背一陣陣直冒冷汗。
他努力使自己保持鎮靜,腦海中不斷的竭力回憶著殺身成仁、罵賊而死,如何在李自成面前不屈膝,不失節,不喪失大臣體統,要在青史上留下個“罵賊而死”的美名。他為了鼓勵自己能夠做到追隨前輩先賢的腳步,不斷的在心中重複著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一些句子,如“為顏常山舌,為張睢陽齒”;又如“孔曰成仁,孟日取義,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一瞬想著應如何不屈,如何慷慨盡節,一瞬而又後悔自己不該留在洛陽守城,致有今日。
耳畔響起一聲炸雷般的吼聲,卻是身旁的闖營兵士命他跪下。他不肯跪,仍然牢記著自己是明朝大臣,不可對“賊”屈膝。但左右的武士又連聲喝叫,使他心驚肉跳,兩腿打戰,不敢看那些晃動的刀光劍影,更不敢正視一下坐在椅子上的人的威嚴神色。他低著頭,只不跪下。士兵們見他不肯跪下,將他的頭猛一按,同時照他的腿肚上踢了一腳。喝一聲“跪!”呂維祺撲通一聲雙膝跪地,俯下身子,但還在心中鼓勵自己說:“我是朝廷大臣,理學名儒。綱常名節至重……”
但是到了現在,這一切對他都沒有什麼幫助。他明白自己不應該跪在地上,而應該跳起來大罵“流賊”,寧叫打掉牙齒,割掉舌頭,至死罵不絕口,“殺身成仁”,樹立“天地正氣”。
忽然間想起,如果不是闖賊進了洛陽,此時想必自己正在與洛陽官紳們一道籌備二月間的周公春祀大典。原本已經議定,在這次典禮上,凡參與盛會的每人送給一部他著的《孝經本義》,藉以教忠勸孝,挽救世道頹風。不料局勢變化得如此迅速,瞬息滄桑!
驀地,他見到了坐在李自成身邊的李巖,頓時胸腹間膽氣頓生:“你不是故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嗎?爾父雖,名列閹黨,然究竟久沐皇恩雨露,爾亦是受過朝廷恩典的讀書人。有功名在身,朝廷須不曾虧待了你父子兄弟,奈何去做了這流賊?爾便不顧身後千百年的罵名嗎?”
李巖倒不曾說什麼,坐在他身後的李侔卻是勃然大怒,站起身來抽出腰間佩劍,大喝道:“住口!不許你再說‘流賊’!再說出一個‘賊’字。老子立刻拔掉你的舌頭!你還有臉面說朝廷恩典,皇恩雨露?我家兄長以家中糧米賑濟饑民,朝廷不思褒獎便也罷了,卻給我兄長按了一個收買人心意圖謀反的罪名,這大明皇朝。氣數已盡,我兄弟追隨闖王起義,正是順天應人之舉!”
呂維祺抬起頭來反駁說:“不然,不然。天下萬世所以常存而不毀者,只為此道常存。此道之存,人心之所以不死也。近日流賊遍地……”
李過手下的幾個親兵上前掄起手中的刀鞘便在呂維祺臉上抽了起來,打得呂維祺口吐鮮血,血水中吐出了幾枚牙齒:“老夫不幸今日落在你們手中,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士可殺,不可辱,請不要對老夫肆口謾罵。數日前,老夫出私糧一千餘石賑濟洛陽饑民,口碑載道,萬民感戴,便是爾等義軍部伍之中亦頗有人稱道,將軍可曾聞乎?”
別人倒也罷了,唯獨久走江湖善於察言觀色,或者就是靠捕捉別人言語動作表情之中細微的變化來混飯吃的宋獻策,卻敏銳的發現了呂維祺言語之中微妙的語氣變化,不再口口聲聲的稱呼闖營為流賊,而是稱為義軍。
“不行!這老賊難道也有投效義軍之意?絕對不能讓這老賊投入義軍之中!”論起個人名望、造詣,別說他一個打板算命的江湖術士,便是牛金星、李巖這樣正經八百的朝廷舉人都要恭恭敬敬的在呂維祺面前行晚生弟子禮。要讓他加入闖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