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有辦公經費四萬元可供開支。”說起自己的銀錢,姜一泓也不隱晦,他知道,就算自己不說,只怕眼前這股吳旅長也心裡清楚的很。
“那好,姜大人,我們鄉下有一句話,做人不能食碗底反碗麵。我們手裡端著的是誰給的飯碗,兜裡裝著的是誰發給我們的銀元,我們不應該聽他的招呼?”
明顯帶有告誡意味的話說完,吳六奇將那塊閃亮耀眼的銀元塞給姜一泓,丟下這位廣東官場上的大人物,自己揚長而去。
正文 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改風波(五)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句話換成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榜樣的身上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被到東莞縣城鬧著交農的人們推選出來的這十五個人,基本上涵蓋了鄉鎮之中的中低層次。人們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可以參照的樣本。
從佃戶,到自耕農,小店鋪的東主,到擁有十幾畝地的小地主,還有兩個五六十歲的不第秀才,也就是靠著別人投獻的土地混口飯吃的范進們,這些人一個個的被人唱出了應該繳納的稅賦之後,可謂是幾人歡喜幾人愁。
“這不合理!讀書人的體面到哪裡去了?為何老夫名下的土地要繳納如此多的錢糧?”一個老秀才抖動著花白的鬍鬚,唾沫星子幾乎飛到了那個工作隊員的臉上。
“老先生,您看好了,爵帥的文書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的。”那嘴唇上冒出絨毛的年輕人絲毫不肯示弱,心裡對眼前這兩個酸腐的秀才滿是鄙夷,有什麼了不起的?讀了幾十年的四書五經又如何?
照著守漢頒佈的條文,凡是有土地用於出租的,或者是超出本人及家庭耕種能力的,田主必須要繳納超出口糧部分的一倍以上田賦,並且按照土地的數字不斷的增加。
“你們名下的上百畝土地,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口糧標準,按照爵帥的文書,你們屬於依靠土地謀生的之人,不應該按照種植糧食作物收取百分之五田賦的政策收取,按照你們的擁有土地數字,至少你們應該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標準徵收。”
“你們!這,這。。。。。。有辱斯文!老夫要到省城,到孔廟去哭告!”
“你去哪裡告都沒有用!實話告訴你。你就是去京城告御狀,我家主公的一個呈文上去就能要了你的老命!”另一個工作隊員對這種窮措大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做法早已厭惡之極,冷冷的對著這兩位不知道是監生還是貢生的人物夾槍帶棒的嘲諷起來。
“我朝太祖早有明訓,軍民人等都可以京控。惟生員不可以!二位。是老老實實的在廣東照著這個標準交錢糧呢,還是千里迢迢的把一顆頭顱送到京城去呢?”
“你們!你們!妄作威福。辱沒斯文!今日之事,聖人聞之也會慟哭與九泉!”一個頭發所剩無幾的秀才氣得口角顫抖著,用食指和中指指點著眼前這幾個人。
“聖人?慟哭於九泉之下?才不會呢!”那個氣得秀才快要背過氣的工作隊員,唯恐這個秀才不死。索性跳到桌子上,“列位鄉親,伯爺有話,凡是實行了這新稅制的所在,都要開辦學堂,大家的孩子凡是七歲以上的,都要送到學堂讀書。讀書所需要的課本筆墨紙張等物。皆由爵帥負擔。每個學童每日管一頓午飯。凡是膽敢不送孩子去學堂的,所有稅賦加倍處之!”
轟的一聲,人群之中又發出了一聲驚歎。
上哪裡去找這樣的好事?就算是孔聖人,當年開設講壇教書的時候口中說是“有教無類”。但是凡是來求學的,都要交上三十條幹肉來,春秋那個時代,能夠有肉吃的都是貴族,何況能夠有乾肉用來交學費的?
如今官家出面開辦學堂,不收學費不說,還要負擔孩子的課本筆墨,管一頓午飯,有這等好事,不去趕快參與一份,卻出來與之對抗,為了什麼不相干的屁事去給自己多一倍以上的稅賦,這不是腦袋被驢子踢了是什麼?
眼見得自己賴以生存的基礎一件件的都被人撕扯乾淨,如同一個乾癟的老婦人一樣,**裸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無法再吸引眾人的目光,兩個老監生再也無法遏制心中的悲憤和失望,索性一屁股坐到地上,大聲的哭嚎起來,從列祖列宗到至聖先師,哭訴個不停。
所謂的投獻,其實就是普通百姓將田產託在貴族、官員和縉紳名下以減輕賦役。明代有一種怪現象,就是庶民主動地把自己的田產投獻給貴族。這種怪現象的出現, ;根源仍在明代特有的稅收徭役制度。
明代徭役之重,甚至超過稅糧。但是,王府和勳貴莊田卻享有優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