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封書簡。他便懷揣著這封信前來求見李大殿下,希望大殿下看著當年兩軍一併並肩作戰平定島津之亂,且多年來倭國對天朝上國的諸般恭敬面上,同時也是看在德川家一直替大殿下供養那對天皇母子的面上,伸出援手來。
“請大殿下代為向大將軍斡旋,或是增加對敝國糧米輸入。增加對敝國所出產之各類土產之採購數量。或是俯允敝國向南中各處增加勞工和婦人輸出。以免得敝國境內遊手好閒之浮浪子弟過多,閒極生了事端!”
這便是松平信綱求見李華宇的本意。
增加對倭國的進出口,或是增加倭國的勞工和女人數量,這些對於李華宇來說,乃至於對整個南粵軍體系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眼下各處的工地、林場、船廠、修築道路等。無不是出現大批的勞動力缺口。便是許多的田莊之中,也是對倭國勞工需求日益增加。李家自己在暹羅的幾處大田莊之中,割膠的倭國勞工每年便是缺少至少數千人。引進更多的苦力,或是低端勞動力,正是南粵軍眼下所需要的,否則,也不會向崇禎和大明朝廷如此盡心竭力的提供兵力,供奉錢糧,為的不就是能夠大量移民?難得有倭人這種便宜勞動力可以使用,而且最關鍵的,這是倭人自己上趕著提出來的。
不過,松平信綱老中大人提出來的一點合作方式,卻是李華宇難以決定的。
“大殿下,您在齊魯大地需要人手,不如便讓敝國的那些勞工在寧遠伯府的田莊當中務農便是。這樣,敝國之人可以先到琉球幫助尚殿下采挖鳥糞,之後更可以隨同運輸這些鳥糞的船隻一道抵達齊魯,為大將軍效犬馬之勞。”
這無疑是一個好辦法。不但解決了棉花田的肥料問題,還可以緩解棉花田勞動力緊張的問題。
但是,卻是絕對不行!
只因為守漢曾經在使用倭國炮灰和勞工問題上,在南粵軍多次高層會議上和許多非正式場合提到過,倭國人,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是不得用於大明腹地。甚至雙腳踏上都不可以!
許多人對此不明就裡,但是轉念想想便告釋然,“想來是倭寇嘉靖年間禍亂沿海地區,萬曆年間又在朝鮮與朝廷大戰數年。有這個疙瘩,主公當然忌諱倭人在大明內地出現!既然不能在大明內地出現,那便讓他們去緬甸,去榜噶剌,去十州,去忽魯莫斯。總之,咱們需要用人的地方多得很!”
這些人如何能夠理解守漢對於倭人那份深入到骨頭裡的提防與仇恨?
但是,卻沒有人敢於在這個問題上去觸碰守漢的底線,何況,到處都有用人之處,大明腹地又是流民遍地,何必將有限的運力消耗在運輸倭人勞工身上,這不啻於到江邊挖井,何必大費周章呢?
既然有現成的這個說法,李華宇便順手拈來。
“松平老中大人,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想來你也看到了,我大明內地最近天災不斷,本地人都是急著找一份事情做,又怎麼能擠出來差事給倭人?二弟華寶那邊幾次寫信來,抱怨施工人手不足,三弟在榜噶剌等處也是急需人手。以在下看,不如還是將貴國之人往南中去便是。”
這個理由,更是讓松平信綱無話可說。不過,他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便不再糾結那些勞工用於何處了。他甚至都不和李華宇探討每年輸出勞工數字,那些事情自然有該管之人處置,作為大殿下的李華宇只要有個態度就可以。
“敝國上下,感念大將軍父子的恩德!若是日後大將軍想要高升一步,用得著敝國之時,大殿下一句話,敝國上下與大殿下有骨肉之情,自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仔細品砸著松平信綱話語之中的味道,李華宇總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五百六十八章 嚇壞了崇禎!
天津距離京師不過二百餘里,快馬一日便可往返。£∝,
守漢在京師內的公館,隆盛行的商號,以及幾個與守漢私下裡走動的比較密切的官員、勳貴、太監派來的信使,不斷的策馬揚鞭往狂奔於這條官道上,驛馬星馳首尾相連。
守漢的這份表章上去,按照他的推測,朝中勢必引起一番大亂。根據他所瞭解的文武官員們的尿性,朝堂之上不吵成一鍋粥,各種上奏彈劾他的表章不砸死他才怪。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這份給崇禎皇帝的建議書,裡面所提出的攤丁入畝、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開徵各種稅收稅種的建議,彷彿一枚500公斤級別的航空高爆炸彈丟進了魚塘裡,不曾將水炸起多高。
但是,私下裡,卻是將爛泥炸得遠近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