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卻沒有絲毫傲橫之氣,使人如坐春風。他編印各種課本,教化全國萬千學子;創立近百所學校,幾乎不收任何學費,惠及大江南北貧窮子弟;主動請纓去東北防疫救災,更是功在社稷。在中國,從政人員的品德和能力同等重要,有時候品德甚至是要因素。一個在道德上完美無瑕的人。很容易就成為眾人公認的領袖。
“再次,在我們看來他沒有明顯的政治主張是缺陷,但對於很多人卻是福音,尤其現在南北方政治觀念衝突如此劇烈。在彼此僵持不相上下的時候。一個沒有明顯政治傾向的人選可能更容易讓雙方同時接受。孫元起溫文爾雅、不偏不倚的態度,正好可以滿足大家這個需求。”
“誰知道結果會怎麼樣?”荷馬李聳聳肩,“不過孫,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孫中山也有些撓頭:“原本我來英國是打算說服英國政府贊同中國革命的,沒想到他們居然無動於衷,只保持著禮節上的客套,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我現在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該留在英國與議員們繼續溝通,讓他們對政府施壓以改變之前的姿態?還是到法蘭西、德意志等國,尋求新的幫助?”…;
“你覺得在英國或法國、德國獲得支援的機率有多大?”荷馬李直接問道,“雖然法國人可能對中國革命比較同情,較之英、美兩國要好些,但說實話,要想獲得實質性的成果,只怕很難。”
孫中山嘴角抽了抽。苦笑道:“你說得一點沒錯。可是現在國內革命形勢如此,仁人志士天天流血犧牲,我不能搖旗吶喊。也不能上陣殺敵,只好在此略盡綿薄之力。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行。”
荷馬李道:“孫,儘管你的勇氣可嘉,但是行為欠妥。與其在此徒勞無功,倒不如做些別的更有用的事兒。如果我是你,我會選擇立即回國!”
“回國?”孫中山愕然。
“沒錯,就是立即返回中國!”荷馬李篤定地說道,“根據新聞,中國目前已經有十多個省份脫離滿清統治宣告獨立。但由於沒有眾望所歸的領導人作為核心,導致各自為政不相統一,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你作為同盟會的最高領袖,有機會也有義務肩負起這個重任,帶領大家走向成功。而不是在此白白浪費時間,坐觀革命勝敗!”
孫中山忽然想起好多年前孫元起在三藩市和他說過的話:第一條建議就是在民主革命爆發之後。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軍隊指揮權,尤其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編成的新軍。只有手裡掌握強有力的軍隊,才能擊退滿清朝廷的兇惡反撲,鞏固民主革命的勝利果實……他點了點頭:“李,你說的沒錯,或許我應該立即返回中國!”
孫中山想回國,但真要回國可沒那麼容易,不說一路上要喬裝打扮,避過清廷各種眼線,單單在路上就要漂泊十多二十天,絕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兒。
我們暫時不管孫中山與荷馬李究竟如何從英倫回國,再把目光投向中國的華北,在直隸一帶正上演著驚心動魄的重兵對峙:
最北方是張紹曾的第二十鎮和藍天蔚的第二混成協,總共一萬六千人,在京師以北百餘公里外的承德、遵化枕戈待旦,對京城虎視眈眈;
京畿一帶則駐紮著禁衛軍、薑桂題所部毅軍,人數不下三萬,把京城圍得嚴嚴實實,好比鐵桶一般,別說老鼠,就是隻蚊子也飛不進去;
再往南是吳祿貞、程子寅的燕晉聯軍,也有一萬多人,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保定府,兵鋒直指京城;
在更南邊的順德、趙州一帶是袁世凱的北洋精銳,人數迫近兩萬,還有不少部隊正陸續從武漢前線後撤,順著盧漢線北上。
這四支隊伍形成一個奇怪的平衡,誰也不敢先動,哪怕袁世凱的北洋軍也不例外。只要北洋軍一動,燕晉聯軍就會立即揮師北上,不惜一切代價攻擊京城。燕晉聯軍和京城的禁衛軍、毅軍動手,最北方的第二十鎮、第二混成協則會乘機南下合圍。縱使他們打不下京城,兩軍兵合一處,足以攪得華北天翻地覆,北洋軍和禁衛軍、毅軍聯手也未必留得住他們。
雖然他們各自按兵不動,但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維持不了多久。北洋軍人數每日增加,朝廷私下裡派了無數密諜來策反革命軍將領,吳祿貞和張紹曾、藍天蔚也用電報商談同時進攻京城的計劃……只需要一個火星,直隸就會變成屍橫遍野的大戰場。
就在這個時候,程子寅接到了孫元起的電報。
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六)
在電報中,孫元起寫道:
虎臣、石侯二位賢弟大鑒: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