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略物資的費用中直接扣除,——”
孫元起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無論銻、錳、錫、鎢砂還是豬鬃、桐油、棉紗等物,都是我國工農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是他們賴以謀生的根本。若是國家不告而取,斷絕他們的生活來源,其行徑無異於是殺人越貨,其結果等同於抄家滅門。如此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方式決不可取!不知公使閣下另一個替代還款辦法是?”
哈豪森道:“聽說前段時間總理閣下的第四十七混成旅曾與前任大總統袁先生的陸軍第一師、騎兵第三旅在張家口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在戰爭中貴方使用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新型戰車,不畏任何火炮與步槍的攻擊,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對方,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方對這種新式武器抱有濃厚的興趣,如果總理閣下能夠提供該種戰車設計圖紙和樣品的話,我們可以免去這筆費用!”
孫元起冷笑道:“對不起,公使先生,現在這種戰車屬於國家最高機密,就好像貴國拿騷級戰列艦(即無畏艦)的設計圖紙一樣,是決不能外洩的!”
哈豪森猶豫片刻道:“如果總理閣下不願提供該種戰車資料的話,用新型轟炸機的設計圖紙也可以!”
孫元起道:“茲事體大,還是容我再考慮考慮吧!”
其實孫元起並非付不起那420萬銀元,從華熙銀行裡稍微擠擠也能勻出來,怎麼可能拿坦克和飛機設計圖紙這類的鎮國之寶出去交換?何況青島如今就是德國手裡的一塊熱山芋,恨不得儘快丟出來,捂得越久越不值錢,孫元起怎麼可能傻到現在就和德國做交易?所以眼下自然要儘可能地施展拖延戰術。(未完待續。。)
四八六、得民心者得天下(上)
送走哈豪森之後,楊度頗有些好奇地問道:“百熙,剛才你與那位洋人都說了些什麼?”
原來哈豪森為了保密起見,是獨自一身來到太原的,甚至翻譯都沒有帶。與孫元起交談則是透過英語,出我之口入君之耳,確實保密至極,連在一邊旁聽的湯壽潛、楊度都覺得雲遮霧罩不知所云。孫元起當下趕緊把兩人交談的內容大致複述了一遍。
聽完孫元起的翻譯,湯壽潛有些不解地問道:“現在青島在德國人經營下確實頗具規模,他們索要420萬元並不太過分,畢竟那些建築確實是他們真金白銀投入資金建起來。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咱們只要稍稍節儉一點還是能擠出來的,百熙為何不答應他?”
孫元起道:“蟄翁說得不錯,那些建築確實是他們花費精力和金錢建起來的,不過他們從膠澳地區攫取的礦產資源和民脂民膏絕對遠遠超過這個數!這相當於惡霸強佔了我們的房屋,用我們的家產把房子裝修一邊,最後他拍拍屁股走人的時候還要我們拿錢去贖買房子,世間豈有是理?而且他們如今讓出青島,並非是善心大發,而是日本對他磨刀霍霍。他自忖缺兵少將無力應付,與其讓日本白白得去,倒不如轉手賣給中國,不僅可以趁機撈上一筆,還能安然脫身。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著急?”
湯壽潛道:“誠然如百熙所言,現在青島對於德國如同燙手山芋。既怕被日本平白搶去,又想賣出個好價錢。時間拖得越久,他們開價必然越低。對於咱們也就更有利。可咱們也要想到另一個問題:如果青島在歐戰之前就歸還我國的話,日本豈不是就沒有了干涉山東、入侵我國的藉口?咱們要是真與日本在山東開戰的話,軍費及財產損失可就不止420萬元那麼簡單了!”
孫元起頓時一愣:湯壽潛說的何嘗不在理?一直以來總覺得日本會對中國動手,尤其是它們垂涎已久的山東,可動手總得有動手的理由才行,所以小日本才會自導自演炸燬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挑起“九一八事變”;才會捏造日軍士兵在演習時失蹤。挑起“七七事變”;才會鼓動日蓮宗僧徒挑釁三友實業社義勇隊,挑起“一二八事變”……如果現在就把青島收歸中國,日本還會有出兵的理由麼?
楊度卻在一旁大搖其頭:“蟄翁所言未免太過天真。您以為日本沒有干涉的藉口就不會出兵麼?從日本公使山座圓次郎與趙智庵簽署的《民三條約》中可以看出,日本對於全面入侵中國蓄謀已久,一旦歐戰爆發,歐美列強無暇東顧。日本可以為所欲為。它們肯定不會錯過如此天賜良機。想找個出兵的理由還不簡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果現在留著青島,咱們至少可以提前知道日本進攻的方向,然後積極著手準備,預先集中精銳力量于山東,佔據地利人和,打一場有備之戰。若是提前將青島收歸囊中,誰知道日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