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興連忙扶住孫中山道:“逸仙兄為國家一統、恢復中華。效法古代堯舜推位讓國,主動把大總統一職讓與袁項城,高風亮節海內外人士無不景仰。在我同盟會同志心中。你永遠都是民國的大總統!”雖然他嘴上這麼說,稱呼卻從“孫大總統”變成了“逸仙兄”。
胡漢民也迎了上來,不過他的目光卻緊盯著孫中山乘坐的那輛黑色烤漆小轎車:“中山先生,這車只怕價值不菲吧?”
孫中山有些自得:“這車不錯吧?孫百熙送的!據說三四年前孫百熙和朋友在美國成立了一家汽車公司,由他專門負責總體設計。回國後他糾合經世大學、湖北高等工業學堂等院校師生,歷時數年研發出這款轎車,去年年底剛剛試產。甫一面世。便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首批上市的3000輛很快便訂購一空,產品供不應求。
“孫百熙作為設計者和股東。公司特地分兩批贈送了他五輛轎車,還不遠萬里送到中國。孫百熙接到之後,他太太一輛,自己留用一輛。然後送給經世大學一輛。這剩下的兩輛。一輛給了孫某,一輛給了袁項城。只是袁項城騎慣了馬,也不知敢不敢坐這種轎車?反正孫某是喜歡的緊,迫不及待就想坐坐,結果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司機,這才有些姍姍來遲。希望諸位見諒!”
胡漢民道:“孫百熙還真是個人才!做學問鬧騰得海內皆知,做官能做到四入內閣,現在居然連做生意也能轟動中外。難怪他可以南北通吃。原來本領如此了得,我輩只有瞠乎其後了。”
胡漢民的話聽起來像是讚譽。但仔細品味起來,卻不難發現其中的酸臭之氣。孫中山卻猶若未覺:“孫百熙不僅是人才,更是人傑!他精研學術、創立學校、興辦實業,都是利在當代、功及萬世的壯舉。假如民國能有三五個孫百熙,何愁中華不興、國民不富?”
旁邊的宋教仁介面道:“孫百熙做學問、辦實業的影響具體如何深遠,宋某是門外漢,不好隨便品評。不過他在官場縱橫捭闔的本領,在宋某看來卻是一等一的!在宣統三年(1911)以前,他不過是清水衙門的一個普通侍郎,還是憑藉祖蔭才僥倖博得此位。如果不出什麼意外,他應該在各部侍郎上迴圈週轉,就此了卻一生。
“誰知在宣統三年裡,他竟然藉著革命的東風扶搖直上,由侍郎而尚書,由尚書而入內閣,由內閣而兼川督。僅憑手中一旅未經戰陣的學生軍,橫掃川、陝、晉、甘四省,成為名符其實的西部之王。然後挾四省之權、戰勝之勢改組預備立憲公會,不過數月,新中國黨便在內閣奪得三個席位,實力僅次於袁項城。其發跡之快、騰達之速,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胡漢民道:“遁初賢弟說得極是!袁項城早在光緒初年便投身行伍,自道臺、督撫累升至入值軍機,清廷滅亡前更是貴為內閣總理大臣。這數十年經營,才在山東、河南、直隸站穩腳跟。如何比得上孫百熙半年之內翻雲覆雨,便佔據西部四省?還有我們!
“我們同盟會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就在日本成立,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光緒二十年(1894)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光緒二十九年(1903)克強先生組建華興會。這麼多年來,同志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舉義赴死,才推翻滿清恢復中華,可謂居功至偉。結果呢?我們手中不過兩三省之地,在內閣影響還不及組建數月的新中國黨。一念及此,便令人憤懣欲死!”
黃興嘆息道:“《孟子》中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大抵如此吧?”
孫元起此時若是在邊上,定要狠狠鄙視宋教仁、胡漢民、黃興他們一番:如果袁世凱說我獲取西北之地有僥倖乘勢的成分,我也就認了。你們革命黨有什麼資格擠兌我?
想想這些年革命黨的舉動,除了四下宣揚民族主義思想外,就是時不時地派百十個年青人演一出揭竿而起的鬧劇。在清政府統治還算穩固的時候,試圖讓幾十個熱血上頭的年青人造反來推翻滿清政府,這種想法實在有些異想天開。而這種以卵擊石的舉動,除了讓年青人前赴後繼獻出生命之外,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彰顯革命和革命黨的存在。
要說自己是乘勢而起,革命黨就更沒有資格了!至少在辛亥革命以前,自己已經是學部尚書、內閣大臣。而革命黨那幫人呢?湖南都督焦達峰是清政府通緝犯,滬軍都督陳其美是上海灘流氓頭目,江西都督李烈鈞是雲南陸軍小學總辦(校長)。而從床底拖出來就任湖北都督的黎元洪,之前任陸軍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在都督中已經算是貴不可言了!
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