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僅會毀掉大英帝國與德國之間辛苦達成的裁軍談判結果,還會加劇兩個國家聯盟之間的軍備競爭。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彌天大禍!本人在此正色敬告,希望閣下能夠認清形勢,懸崖勒馬,立即停止這一危險舉動,以免危害世界穩定。”
孫元起絲毫不為所動,鎮靜地答道:“根據歐美報章刊載,德國自1911年起開始快速擴充陸軍,增加軍事預算。預計到1913年軍費開支將超過20億馬克。今年年初,他們又擬定了擴編德軍13。6萬人和加強重炮部隊的法案,並決定將原定在五年內(1912—1916)完成的軍備計劃提前到1914年春天完成。奧匈帝國的正規部隊則突破50萬。軍費開支近5億克朗。
“俄國今年陸軍預算高達5。72億盧布,海軍預算也達到3。5億盧布。儘管該國常備軍已經突破百萬,雄心勃勃的沙皇政府依然覺得意猶未盡,還想透過新的擴軍方案將軍隊擴充至230萬人。至於法國,更是早就著手準備軍備,長期以來不斷增加常備軍數量,軍費開支節節攀升。目前已經佔該國全部預算開支的30%以上。
“由此可見,歐洲軍備競賽早已開始,各國一直在瘋狂採購。即便在下不出售專利使用權。它們也不會因此停止軍購、削減軍費開支。何況步槍、迫擊炮等軍工產品威力、造價遠不及重炮鉅艦,鋼盔、迷彩服等則主要用於保護軍人安全,怎麼可能出售之後就會毀掉裁軍結果、加劇軍備競爭、釀成彌天大禍、危害世界穩定呢?大使閣下未免太危言聳聽了吧?”
朱爾典道:“不可否認現在歐洲軍備競賽正在加劇,閣下出售的軍工產品也確實沒有多大殺傷力。但是眼下歐洲局勢非常微妙。就好比是個大火藥桶。隨時都可能爆炸。而閣下的軍售很有可能就是一粒火星,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不可收拾。”
一戰的爆發固然與德法之間的世仇密切相關,但真要細細追究,卻可以發現還有更復雜的背景,在其偶然性背後更有其必然性因素。
在19世紀70年代開始以前,英國在工業生產水平方面穩坐全球的頭把交椅,佔世界工業產值的1/3,佔世界工業出口值的2/5。但到了20世紀初。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美國和德國以跳躍發展的方式,很快就趕上並超過了以往的老牌帝國主義列強。分別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經濟強國。而英國的工業生產已落到美、德之後,位居第三,原先在世界市場獨霸一切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經濟巨大發展帶來的不僅是富足的生活、地位的上漲、日益的自信,還有日益強烈的政治訴求。就好比現在的中國,在gdp迅速超過德國、日本正式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民間不可遏止地產生了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等激進傾向,遇到國際爭端便叫囂殺越猴、滅菲傭、揍韓棒、教訓阿三、核平倭寇,國家的外交態度也會因為爭奪市場、能源、礦產、領土等的話語權而日益強硬。被打落神壇的發達國家在不屑暴發戶低素質的同時,心裡更多的是失落和忌恨,接著便有了各種針對性的規則、協定、限制、包圍,於是戰爭的苗頭開始湧現。網上以1913年的形勢來對比2013年的局面,不可謂無稽之談。至於2013年的中國是1913年的德國還是美國,那就見仁見智了。
而在一戰前,大家爭奪的焦點不是話語權,而是殖民地。儘管當時美國、德國、日本已經後來居上,但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被大致分割完畢,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吃得腦滿腸肥,他們只能撿些殘羹冷炙。據統計,英、法、俄三個老牌殖民國家佔據了近60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佔世界殖民地總數的85%以上;德、美、日三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僅擁有殖民地360萬平方公里。只佔世界殖民地總數的5%。英、法、俄三國擁有的殖民地竟是德、美、日的17倍。
一方面是老牌殖民國家拼命擴大和鞏固自己已有的地盤,一方面是新近崛起的帝國則強烈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地位重新瓜分世界。就這樣矛盾愈演愈烈,讓歐洲成為了一個大火藥桶,最終導致世界大戰的爆發。
孫元起笑道:“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是大使閣下見不得在下發財,所以才千方百計阻止軍售呢!雖然大使閣下高瞻遠矚心懷天下,不過在下並不贊同你的高見。”
“哦?”
“請問大使閣下讀過安吉爾先生的《大幻想》沒有?”孫元起問道。
朱爾典臉色又難看起來。(未完待續。)
ps: 胡亂碼了第一更,準備第二更!
三二二、似泉流動利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