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社”。:去年在江西萍鄉、湖南測陽、酸陵三處同時發動起義的核心組織,名字則叫“科學補習所”……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掛羊頭賣狗肉都到了這份上,即便孫元起真組建一個名符其實的“科學會”。”估計也難逃瓜田李下的猜忌。本著安全第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孫元起便漸漸忘了這一茬的事兒。
如今俞同奎又提起此事,孫元起不覺心中一動:如果在國外建立學會,應該沒有那麼多顧忌吧?縱使有所妨礙,慈禧老奶奶也鞭長莫及啊”孫醫生、康有為等人不都在日本活得好好的麼?再說,慈禧老奶奶還沒長鞭啊!;
沉吟片刻,孫元起這才說道:“你們組建中國化學會,我是極贊成的:你們的成立大會”我也非常樂意參加。只是有個建議,希望你們能認真考慮一下。”。
“請先生賜教!”。俞同奎趕緊說道。
孫元起道:“正如你剛才所說”中國的落後,很大原因是科技的落後,而學會的組建非常有利於科技的發展。如今諸位化學屆同仁當仁不讓,率先成立組織,善莫大焉!但我們也要考慮到其他學科目前也有建立學會的必要,只是沒有人意識到,又或者已經意識到卻苦於無人組織。即便有人出面組織,也難免會因為會員少、變動大、聯絡不便等困難,導致半路夭折。所以我建議,不如現在大家一起動手,先把各基本學科的學會框架搭建起來,然後由各學會的主要領導組成一箇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負責各項協調工作。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以後學會的執行,也可以促進學科的發展。”。
“好主意!”。李復幾擊掌讚道。
“好主意!”。俞同奎也眼睛一亮。他旋即想到了幾個問題:“可是,先生,我們只有幾個人,其他學科的人沒有到場便把學會建了,他們以後不同意怎麼辦?而且組建這麼大的學會,資金問題也難以解決啊!…”(未完待續。
一六〇、天邊風俗自相親
孫元起早已想好答案:“中國在歐洲的留學生”主要是在英、法、德、比、俄五國。等會兒你們下去”便分頭電報聯絡這些司學”表明負責來回路費食宿”請他們到倫敦開會。今天是7號”除了俄國太遠”相信七八天時間”其他四國的學生怎麼也該趕到倫敦了。他們如果不來”以後也就沒資格說閒話!”
“直l”
孫元起知道俞司奄要說什麼”便直接打斷:“關於學會的經費問題”你們也不用操心。為了表並時學會工作的支援”我個人捐助一筆錢”足以保證學會在未來幾年內的正常運轉。”
說畢”從行李中翻出諾貝爾獎的獎金支票”隨手遞給俞司奄。一邊問李復幾道:“澤民”你買好回去的船票了麼?沒買好的話”那就等開完這次會再動身吧!”
“好嘞!”李復幾乾脆地答應了。
俞司奄接過支票”票面上一連串的“口,晃得他直眼暈”好不容易穩子穩神”才確認金額是15萬瑞典克朗”看罷手都有些顫抖。
儘管洋務運動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便在中華大地轟轟烈烈地開展”多少改變了一些人(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恍如福建、廣東)對於世界的認識”但在大部分人眼裡”科舉考試才是正途:歐美屬於不服王化的蠻夷之地”加上中間隔有海疆萬里”波濤不側”自然視出國為畏途。出國留學的”一般家境比較貧寒在國內混得不很如意”想借留學改變人生,恍如魯迅”再比如眼前的李復幾和俞司奄。
這種情況到了民國時期才發生巨大轉變。那時候出國的學生要麼天資聰穎”獲得了獎學金:要麼家境比較富裕”出國就是為鍍金。15萬瑞典克朗”約合七八千英傍”而此時英國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才三四十英傍。也就是說”這些夠一名工人辛辛苦苦賺兩百年的!這是俞司奄第一次接觸到如此鉅額的財富拿到手裡還有些不敢相信:“先生”這些都要捐給學會?,//文字版更新最快//
“這筆錢是從科研中來”也要花到科研中去”算是物盡其用。你就不用婆婆媽媽的了!”別元起不以為意地摔揮手:確實”這筆錢是“借鑑”先賢的知識而得來如果花在小人享受上”自己心裡還真有些過意不去。如今用它來推進中國科技的發展”也算是略略補償諾貝爾發明的炸藥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
“這…”俞司奉還有些拿不定主意。
寂元起又道:“留學生中應該有學習商科的”你們可以請他們幫忙打理一下日常往來賬務。時了你和大家說”就說這筆錢是海外僑商捐資”不必提我。”
“那好吧!”俞司奄這才膽戰心驚地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