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四年,畢業後給予畢業證書,並酌情授予學士學位。研究生院為三年,畢業後給予畢業證書,並授予碩士學位。
六、學費
學校對所有學生免除學費,並根據成績優秀程度,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
七、住宿
學校負責解決住宿。
八、諮詢
……
這則廣告就登在七月份第二個星期的《字林西報》、《文匯報》、《中外日報》、《國聞報》等國內報紙上,足足一個整版。這足足花費了孫元起四、五百兩銀子。
物理傳習所的學生倒是得了近水樓臺之便。孫元起站在院子裡一吆喝:“有報考新學校的,來我這兒領《報名表》。”
呼啦啦,一二十人都圍過來:“我!”“給我一張!”“我也要一張!”“還有我”……
孫元起看著桌子上一摞近二十張報名表,盡是物理傳習所的,心想:這次招考35人,不會一半以上都是自己手下的學生吧?這不是學緣上的近親繁殖麼!
又過幾天,千盼萬盼終於盼來了詹大牛的回信,時間已經七月中旬。
孫元起一臉虔誠,恭敬地開啟了來信。果然,人家極具大牛風範,先褒揚了自己這個年輕有為的小學弟;緊接著,又說愧為學長,一事無成;最後,才勉強推薦了一中一外兩家自己認為不錯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希望孫元起自己拿主意。端的是滴水不漏。
在外國那家,一時半會兒是指望不上了。不過既然是詹大牛推薦的,孫元起還是給那家位於波士頓的設計所寫了封信,希望他們能親自到中國,給自己設計大學的遠景規劃和整體佈局。這些都是長遠的活兒,不著急於一時。
中國那個叫誠固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其實是外國人在中國開的,據詹大牛說,質量、信譽絕對靠得住。事務所在上海。孫元起又寫了封信,請他們來給自己設計、建設眼下著急要用的講堂、圖書館、學校大門、橋樑等。畢竟還有兩個月左右就要開學了。
不知道是揚克·約翰遜這個名字威力大,還是手裡的美金魔力大,誠固建築設計事務所很快到了北京,結合孫元起的意見,開始設計、建築那幾個要緊的專案。
從七月到八月,孫元起除了有關考試一些事情在城裡處理,其他日子都是留在城外的建築工地上,白天和設計師討論方案,監督工人施工,晚上還要翻譯、編寫大學的教材:總不能等學生來了,整天跟他們空口說白話吧?
自打在準備回國籌辦大學,孫元起就一直在編譯教材。如今便要編譯好的教材,直接發到上海的商務印書館,以“商務·經世大學教科書系列”為叢書名,開始出版。作為回報,商務印書館也同意提供場地,作為經世大學入學考試上海考點的考場。事實上,商務印書館不僅作為考點,考試試卷也是在那裡印的,甚至考試的監考老師都是商務印書館的職員。沒辦法,誰讓孫元起就自己一個光桿司令呢?
試卷倒是孫元起自己操刀的,前世都是別人拿試卷虐自己,現在,也該輪著自己用試卷來虐別人了!試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題,都是高中的知識,考本科的學生做這個就可以了;第二部分是附加題,則是大學裡的知識,如果誰覺得自己長個牛頭,可以在做完第一部分後,再嘗試這一部分。第二部分是為錄取研究生時準備的。
出試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都沒問題,關鍵難在國語上了。這年頭,難道還考拼音、語法麼?身邊又沒個人問去,只好出兩大題:第一題,默寫《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節;第二題,就“科技發展對於人類之利弊”作文章一篇,文體不限,至少800字。哈哈,古代版話題作文!
三十一、戲看兒為灞上軍
在考試前,孫元起總共收到156份《報名表》,這個數字給人不痛不癢、溫吞水的感覺:如果說學校好,也沒有出現萬人空巷、一擁而上的局面;若說不好,也沒有門可羅雀,小貓三兩隻的樣子。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萬事開頭難,等學校建起來,名聲大了,那時候定然會出現後世千軍萬馬考經世的局面!
在這份報名表中,孫元起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胡勳、曾廣錫、左功先、李國秉。特地留意了一下,胡勳報的是化學系,曾廣錫、左功先是物理學系,李國秉報的卻是電子學系。胡勳的報名表上,年齡一欄是24歲,孫元起心想:滿臉鬍髭,都老成那樣了,怎麼可能才24歲呢?當下也不去管他。
設在北京的考場就是物理傳習所,不知是庚子國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