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效果,我想到三個重要辦法。哪三個重要辦法呢?
首先,學校老師應該是公務員編。在寶大人看來,如今各省學堂裡面的老師都是聘任制的,跟學生一言不合,就想辭職走人,容易導致學生課業中斷。如果變成公務員編,想來老師不會輕易辭職。
這麼說來,寶大人思考問題還挺有現實意義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大中小學老師是事業編時,流動不是很頻繁:一旦變成聘任制,那是更換千軍如走馬!尤其是大學裡面有名氣的教授,跳來跳去,似乎就是奔著各個學校的安家費去的,一旦錢到手,立馬準備跳到下一家,渾不管學生死活!
其次,統一教科書。在原先給張百熙幫忙編學校章程的時候,孫元起明確寫道:“現在政府沒有能力統一編寫規範的教科書,所以應該允許各個學堂自己編寫教材,如果沒有違礙,就應該可以印刷使用。私人編纂的教材,只要學堂認可,符合教科書的規範,也可以採用。”。這樣,就為經世大學的教科書合理化,找到了法律依據。張百熙見了,也沒有修改。
寶大人在奏摺裡認為,有必要統一教科書。現在既然國家沒有能力編寫,就應該撥集全國範圍內較為通用的教科書,由編譯處統一審定,按照科目選擇其中最優秀的,作為目前全國各個)學堂的學習課本。等學部成立以後,儲備足夠的人才,再統一編寫。
第三點,則是統一學生的服裝,類似於推廣制式校服。這就沒啥可講的了。
讀罷之後,孫元起心中瞭然:這第一點第三點,就憑清朝現今的國力,基本上沒有實行的可能:而且夏瑞芳也不可能為了這個),就千里迢迢從上海過來找自己。關鍵是第二點,清政府既想做,又能做,還對經世大學和商務印書館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對商務印書館的傷害,那是顯而易見的。經世大學編譯的教科書,已經佔據商務印書館銷售額的九成以上。一旦學部確定別人家的課本作為全國學堂統一用書,商務印書館絕對會丟掉半條命,不死也得殘廢!
對於經世大學來說,商務印書館的稿酬也是一塊不小的經濟來源,棄之可惜。再者,學部真要推薦一批不三不四的教材,再隔三差四來檢查,你說,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孫元起放下那幾頁紙,說道:“輝芳兄,你擔心的應該是統一教科書的問題吧?”。
夏瑞芳點點頭:“沒錯!百熙老弟你編印的教科書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內容詳實、知識齊備,自從光緒二十四年冬由敞館推出以來,七年之間,風靡大江南北。東起江淅、西到川貴,北至直隸、南至兩廣,凡是新式學堂,用我們講義的十居!寶大人在摺子裡也承認,我們編印的各種講義“宗旨不詭,繁簡合宜,頗足以資採用”
“雖然無論在內容編寫上,還是在印刷質量上,我們都超出一籌,但我們卻有一個極大的弊端:我們商務印書館是私人出版機構。相比之下,其他幾家的講義,不是直隸學校司編寫的,就是湖北官立學堂所印製。如果由編譯處或學部來審定的話,我怕其中會有貓膩兒!”。
孫元起點點頭:“不得不防啊!”。
夏瑞芳道:“我們能接受的結果是,要麼朝廷不審定,維持現狀:要麼審定時,讓經世大學的先生們參與其中,保證公平!”。
孫元起的意思也是這樣。不過夏瑞芳此次前來,肯定不會只是讓自己知道這件事,恐怕還想讓自己去達成這個結果吧?要知道叔祖父孫家輯老大人現在還是學務大臣,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這件事對自己有利,對全國大部分學子也是利大於弊,故而孫元起非常樂意促成這件事情。次日一大早,孫元起便進城拜偈老大人。
自從年初以來,老大人便經常覺得體內不太平和,時常請假修養,動輒數月。畢竟已經年近八十高齡,老大人也想致仕回家安度晚年,一來慈禧還需要狀元和帝師裝點門面,二來壽州孫氏這個大家族還需要人立在朝中,所以他只有苦苦支撐。
如今已經是十月中旬,北京秋高氣爽,老大人的身體也大有起色。走進院子的時候,他老人家正躺在藤椅上,享受著秋日的暖陽。
磕頭請安後,孫元起沒有遮掩,和盤托出自己的來意,希望老大人能點頭答應:要麼朝廷不審定,要麼審查時公正。
老大人眯縫著眼睛,好像要在和煦的陽光裡睡去,然而他並沒有睡,半天才說道:“這件事,你不要攙和進去。”。(未完待續。
一三〇、知傳家學與青箱
�1�7孫元起有些不解:統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