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持修訂《大清現行律例》時,已經把凌遲、戮屍、梟首等酷刑永遠刪除,全部改成砍頭了。**
第二,在孫元起生死未卜的情況下,丁大成已經成為劉鏡人、吳存德的救命稻草,根本不會允許程子寅胡來。不僅不能殺,還要好吃好喝地供著,等著上級過來提審,蘀自己洗刷過錯。
吳存德最初向於駟興遞送摺子時,孫元起還在醫院裡手術,並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如果欽差大人傷重不治,自然一了百了;可要是恢復清醒,自己卻誇大後果,那不是老笀星嗑砒霜——找死麼?所以,信中只是含糊地說孫元起遇刺,目前已經送進醫院救治,並沒點明具體傷勢如何。
等到傍晚時分,快馬才從傅家甸跑到阿勒楚喀。於駟興接到摺子大吃一驚,卻對孫元起傷情如何一肚子糊塗,只好連忙打電報去傅家甸詢問。直到孫元起手術結束一個時辰後,總算得到具體訊息。於駟興不敢怠慢,急忙把訊息上報。
於駟興只是正四品的道臺,沒辦法直接給軍機處發電報,只有先向吉林巡撫陳昭常彙報。陳昭常也不是閒的無聊,天天守在電報房收電報。等他接到電報,已經是第二天凌晨。被嚇一大跳的陳撫臺不敢有絲毫耽擱,趕緊再向軍機處報告。等軍機處接到孫元起遇刺訊息時,已經是第二天上午八點。
然而傅家甸的日、俄情報機關,早在孫元起遇刺半小時後就已經獲知訊息,並作為重磅新聞向國內媒體報信。幾乎就在軍機處接到訊息的同時,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民眾也從外國報紙上看到了相關報道。為了吸引讀者注意,各大報紙的標題都非常刺目:
《青年尋仇,欽差遇刺》
《欽差東北遇刺,疑與革命黨有關》
《從博士到欽差·從榮耀到寂滅》
《欽差之死》
一向尖酸刻薄的《京津泰晤士報》,此回更是極盡誇張諷刺之能事:
“根據最新訊息,被科學界稱為‘東方神奇小子,、‘牛頓爵士仇敵,的孫元起博士昨日下午遇刺,身中三槍·傷勢嚴重,目前情況仍然不太樂觀。
“孫元起博士出身名門,據說和該國已故的副首相有著某種親屬關係,比如具有相同的姓氏。^//^儘管學者們已經認真研究了這位副首相的每一位妻妾婢女,但具體情況如何,目前依然困擾著很多考據派學者。
“孫博士早年留學美利堅,在散發新鮮牛糞味的北美校園裡獲得了碩士學位·這成為他後日輝煌的基礎。學成歸國後,恰逢京師大學堂建立。在副首相的幫助下,他順利獲得了一份教職。當然,僅憑一張西方的文憑無法讓他飛黃騰達,所以他把目光瞄準了新興卻又生僻的原子物理學。
“在短短几年裡,他編造了眾多篇論文,儘管它們都非常的抽象奧澀,但看上去都非常優美。—這也是孫博士的制勝秘訣。毫無疑問·如果他用淺近通俗語言來寫的話,肯定沒有一家雜誌願意發表,也不會有任何一位學者能耐著性子看完。—而他用誰也不懂的理論外殼加以包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他的每一篇都得以發表,發表的每一篇論文都引起爭議和轟動。於是,他從碩士變成了博士,並且很是得了幾個著名獎項。…;
“‘學而優則仕,是這個遠東國度並不優良的傳統,即便是孫元起博士也未能免俗。每年他都會放下編造論文的工作,修個長假,藉機學習一下某個遠東古老帝國的政治知識。甚至因為要學的政治知識太豐富,忘記了論文編寫。
“在副首相的幫助下,他很快成為了該國的教育部副部長。該國有一句話說,不幸有時會帶來幸福·而幸福中也會埋藏著不幸。真是極富哲理的名言!孫博士在成為副部長不久,副首相去世,他的仕途也開始暗淡無光,這次更是被派到邊疆去負責焚燒屍體,直至被三顆子彈命中。
“聽到孫博士遇刺的訊息,科學界也會覺得悲傷吧!雖然他給科學界造成了很多麻煩·卻也帶來了很多樂趣。當鬧劇閉幕時,我們不應該感謝劇中的角色麼?”
因為這篇文章,《京津泰晤士報》很快在全國範圍內遭到青年學生的強烈抵制,銷路直線下降。幾個月後,它被莉莉絲接管,改名《政經日報》,並逐漸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報。當然這是後話不提
作為經營中、日兩國廣播業務的託尼,無疑是最早獲得訊息的幾個人,第一時間就給遠在北美經營公司的妹妹發電報,然後迅速和記者共同北上,搶奪第一手訊息。
經世大學校園內很早就按照了無線廣播,按照慣例,每天早
上7點播報半個小時國內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