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追查的。不過16歲以下的一定要清退回去。好了,你說說槍支到底是什麼問題?”
#c
二四一、身向榆關那畔行(上)
趙景行氣呼呼地在一旁椅子上坐了下來:“在我想來,此朝廷申請調撥槍械,最新的漢陽造自然沒戲,快利、毛瑟1871也不可能,那給我們馬梯尼、黎意也行啊。。。。。。。結果倒好,朝廷給我們送來2500支林明敦中針槍。”
一連串名詞術語說得孫元起頭暈眼花,除了其中漢陽造比較熟悉外,其他的聽都沒聽過。只好問道:“你說的什麼意思?”
趙景行解釋道:“林明敦中針槍口徑10毫米,槍長1321毫米,槍重434公斤,射程3001200碼。原型為美國1866年裝備部隊的林明敦邊針槍,但閉鎖方式略有改動,在原滾動閉鎖方式下改進其組合彈膛和閉鎖機構,使它變得更簡單、更確切。
“本來這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後膛單發槍。光緒十年(1884),江南製造局引進並開始大批次製造。但因為技術不過關,生產的槍支使用時經常發生走火,導致誤傷。所有積壓數萬支,一直無人領用。如今朝廷聽說我們要槍,直接就把這堆垃圾送給了我們!”
容易走火確實是個大問題,尤其是毛手毛腳的學生使用,如果誤傷那就不美了。孫元起道:“那怎麼辦?”
“大人,能請朝廷換一批槍械麼?”趙景行小心翼翼地問道。
孫元起乜了他一眼:“你覺得可能麼?”
趙景行腆著臉:“那先生您能不能跟山海關儒林都統商量一下,暫時用我們的林明敦換他們手中的快利?哪怕只換500支也行。”
“做夢吧你!”孫元起斷然拒絕。
“20支?不,支!”
“不可能!”憑著欽差大臣的面子,暫時和儒林換支槍估計問題不大,但孫元起實在不願在這個關鍵時候橫生枝節,“既然這槍不安全,那先退還回去,我給你們換2500柄大刀長矛。”
“別!”趙景行急忙站起身,“千萬別!雖說這槍容易走火·畢竟還是杆火器不是?威懾力可與大刀長矛強多了!而且這批槍支一直放在倉庫裡,都是簇新的,再配上刺刀,彈壓普通百姓絕對是良兵利器!”
“萬一走火傷了人怎麼辦?”
“沒事!”趙景行拍著胸脯說道·“平時槍彈分離,槍口不準對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子彈上膛。//即便上膛,第一發也是空包彈,保證不出問題。”
孫元起道:“既然你這麼說,我姑且再相信一回。你可要把這些話老老實實記載你的本子上·留待以後查驗。”
“遵命!”趙景行真的掏出筆在小本子上寫了起來。寫完,還恭恭敬敬的遞給孫元起過目。
孫元起也是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仔細看了兩遍,覺得他寫的沒有紕漏,才遞還給他。
趙景行接過本子,一臉諂笑地問道:“先生,這破槍我們用完,朝廷應該不要了吧?”
“你問這個幹什麼?”
趙景行見孫元起沒有峻拒·笑得更歡了:“先生您也知道,朝廷對槍械管理極為嚴格,我們學校軍訓的時候都沒有幾把槍·只好用木頭棍子代蘀。如果這槍朝廷不要了,我就找人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治好它走火的毛病。即便治不好,舀著它操練也比木頭棍子帶勁兒啊!”
孫元起搖搖頭:“全部留下來是不可能的。如果說藉著損耗丟失的名義,截留幾十杆槍,估計朝廷也不會在意。”
“那能丟得更多些麼?”趙景行一臉希冀。…;
“滾!”孫元起怒了。
趙景行笑嘻嘻地說道:“如果能丟兩百杆的話,我馬上就滾。”
“懶得理你。”孫元起不想搭理這個憊懶貨,給他點顏色就能開個塗料店。
“那卑職就當大人答應了。”說著起身準備離去。
“滾回來!”孫元起又把他叫住,“問你正事,現在有多少志願者抵達山海關?”
趙景行也不再嬉皮笑臉·嚴肅地回答道:“截止今天中午12時,共有447人報道,已經有200人在臨榆縣各南下道口協助檢查馬知縣檢查旅客……”
孫元起吩咐道:“所有志願者先進行防疫培訓,然後從中挑出60人,5天之後準備北上。”
說著,他從桌上舀起一本《防疫手冊》遞給趙景行。這本小冊子寫好之後·讓胥吏謄抄了十來冊,除了上奏朝廷留底、贈予伍連德、交付印刷廠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