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國科研機構都有緊密聯絡,保不準得到了什麼重要的內幕訊息。
孫元起搖搖頭:“我沒得到什麼訊息,只是覺得形勢不對。”
託尼鬆了一口氣,語氣輕鬆地說道:“約翰遜,你是不是多慮了?據新聞報道,1908年,英國進口橡膠總額達84萬英鎊,去年增加到141萬英鎊;我們美國1908年進口橡膠5700萬美元,去年增加到7000萬美元。這表明橡膠的剛性需求確實非常大,並非惡意炒作。但橡膠樹從栽種到可以割膠,快的也要五、六年,遲的則要八到十年,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情況下,橡膠價格上漲也就可以理解了。…;
“記者從英國發回的報道稱,倫敦市場上的橡膠價格1908年為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漲到每磅10先令,眼下已經達到每磅12先令5便士。倫敦的橡膠股票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家新成立的橡膠公司發行100萬英鎊的股票,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另一家公司發行的股票,最初每股10鎊,發行不久後就漲到每股180鎊。
“各種資料都表明,在一段時期內橡膠價格還將持續走高。約翰遜,你覺得形勢不對,理由是什麼?”
理由?孫元起還真沒什麼理由,貌似後世的歷史課本上也沒提有這麼一檔子事兒,難道我是杞人憂天?
託尼又說道:“現在橡膠股票,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祥茂洋行發行橡膠股票時,門口被顧客堵得水洩不通,隊伍一直排了兩三公里。為了搶購股票,不少人大打出手,結果招來了巡捕。誰知巡捕聽說發售橡膠股票,竟顧不上處理案件,也開始排隊購買。
“我手裡的這點,還是各大橡膠公司在我們廣播公司做廣告時,我趁機用廣告費折換的。買進時30兩銀子一股,買了以後股票就天天漲,現在已經漲到每股90多兩。許多人知道我有股票,拿著支票簿盯到公司門口,只要肯賣,馬上簽字。可是我會那麼天真麼?”
託尼越是說得天花亂墜,孫元起便越覺得心驚膽戰:如此暴利,到底能維持多久?連託尼這麼冷靜的人都神魂顛倒,何況其他人?
孫元起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你們兩人企業的利潤收入,是經世大學以及眾多附屬中小學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了保證學校平穩發展,穩定的經費來源就顯得愈發重要,這也要求你們的企業要穩健經營,而不是從事股票投機。事實上,你們企業如果正常經營的話,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不是麼?”
託尼臉色有些不好看,說話也不客氣起來:“約翰遜,你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我,則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你知道科學家和商人的區別是什麼嗎?”
孫元起態度也嚴厲起來:“託尼先生,我作為遠東廣播集團的第二大股東,現在正式向你提出三個建議:
“第一,拋售掉集團購買的所有橡膠股票;
“第二,利用集團在南洋的記者,調查各橡膠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
“第三,就橡膠股票暴跌的可能性及相關後果諮詢有關經濟學家,如果有必要,儘快在中華廣播公司播出預警訊息。
“如果你在短期內沒有做到,因而給集團造成重大損失的話,我將考慮聯合部分股東,在董事會上提出對你的不信任案。”
孫元起可不是在危言聳聽。
在遠東廣播集團,孫元起一人就佔了26%的股份;莉莉絲的11%,可以視同孫元起持有;此外,伯格曼先生還佔有17%的股份,是公司第三大股東。雖說伯格曼先生是託尼的父親,但只要孫元起給他的甜頭足夠多,他是完全不介意在這個問題上坑害兒子一把的。
三個人,54%的話語權,足以讓託尼在遠東廣播集團的地位搖搖欲墜。
比起失去橡膠股票獲得的利潤,顯然失去集團統治權更令人難以容忍。託尼在孫元起的威脅下,不得不低頭服軟。
二三五、浙東飛雨過江來
兩人很快返回上海,把手中的橡膠股票清倉。//儘管很多人對′們在此時拋售股票的行為大惑不解:這不是把會生金蛋的母雞拱手送人嗎?但這種疑惑顯然絲毫沒影響他們接盤時的熱情。
孫元起還讓莉莉絲給孫多鑫、孫多森哥倆捎去口信,希望他們如果購買橡膠股票的話,最好儘快退出來。至於他們具體會怎麼做,孫元起就不好干涉了。
除此之外,託尼還派出了集團中最有能力的幾位記者趕赴南洋,對藍格志、薛納王等幾家著名的橡膠公司明察暗訪,看看究竟如何。
藍格志拓植公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