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受的方式和語言,用正面、積極的教育話語去和孩子交流、溝通。我覺得,有時候孩子就像一把琴,教育孩子像彈琴一樣。只有懂得孩子心的家長,才能夠撥動孩子心靈的琴絃,彈奏出優美、動聽的樂章。願廣大的家長朋友們,個個是“彈琴”的高手。
批評孩子時要注意的幾種技巧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不犯錯誤,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孩子不犯錯誤。很難想象,一個不犯錯誤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犯錯誤是孩子們的基本特徵和應有權利。孩子是在不斷地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成熟的。當孩子們犯了錯誤之後,就需要受到批評教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也是家庭教育必須承擔的責任。
但在真正履行職責的時候,就有部分家長出了問題、犯了錯誤。當孩子犯過錯時,這些家長往往一味責備孩子,甚至打罵孩子,不講究技巧,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所以,父母批評孩子時要注意方法、講究技巧,按孩子能夠接受、也樂意接受的方式去進行,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麼,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技巧究竟有那些呢?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5點:
1。低聲
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氣急敗壞、高聲大嗓。其實這是一種極其落後而低階的教育方法。這種方法施之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易造成孩子膽小懦弱;施之於年齡稍大的孩子,易造成孩子倔強叛逆。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必須拋棄這種教育方式,而且要以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進行。“低而有力”的聲音,往往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這種低聲的“冷處理”,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我們是否發現這樣的事實:那些愛大喊大叫、大聲斥責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往往都不害怕父母,而且有很強的叛逆性。而那些對孩子採取和風細雨式批評的家長,往往受到孩子的尊重。
2。沉默
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較嚴,又沉不住氣,不管大錯小錯都會及時提出、及時糾正。這個出發點也挺好,但時間長了,孩子總是處於被動改錯的位置,他就不會自我反省、主動改錯。而且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做錯了事時,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家長的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我們是否發現這樣的事實:在家裡,孩子喜歡、害怕的家長是說話少的一方,而對整天嘮叨的家長孩子並不當一回事。
3。暗示
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及時的正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及時的正面教育,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及行為準則。但有時候,如果孩子所犯錯誤不是特別嚴重,不需要正面指出,則可透過側面教育的方法進行,這個方法就是暗示。孩子犯有過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就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願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們是否發現這樣的事實:同樣一個錯誤,同樣一個孩子,家長採取直接批評教育和暗示教育,後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4。換個立場
換個立場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要以寬容之心對待,要換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孩子,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怎麼做,想一想自己小時候是否犯過同樣的錯誤。當你站在孩子立場上理解孩子的時候,你對孩子進行的批評教育,就會避免過分嚴厲和簡單粗暴。也只有站在孩子立場上理解孩子的時候,你的批評指導孩子才能樂於接受。
換個立場的第二層含義是: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批評時,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責罵。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會怎麼解釋”,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那個人,該說些什麼?這會使大部分孩子發現自己也有過錯,並會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的錯誤。
我們是否發現這樣的事實:當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孩子的時候,孩子原來並不承認、不想告訴我們的東西反而通通都說了出來。原來喜歡撒謊的孩子也變得乖順、誠實起來。
5。適時適度
有些家長比較粗心,在教育孩子時易犯冷熱病。對孩子的錯誤,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