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舉,是一場噩夢,是虧損之根源。
3.喜歡聽訊息、聽評論。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聽輿論。今天這個證監會領導在某個會議上說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創業板準備就緒,擇機推出;明天那個證監會領導說我們對資本市場有信心,會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後天又有國家領導人說中國有能力抵禦全球金融風暴的洗禮,會推出4萬億元的經濟振興計劃……這些東西彷彿一劑劑強心針,使得許多散戶們莫名地興奮。
(2)聽股評。報紙、電視上的股評,熱心看,熱心聽,因為他們是資深人士,是專家,聽專家的意見總沒錯,於是有了萬點論、十年牛市、奧執行情、亞運概念、世博概念、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概念、創業板概念、兩會行情等,結果在七行情、八概念中被套得暈頭轉向。
(3)聽市場傳言。今天是國資委、財政部某個人說某某公司要改革了,前景一片光明;明天是某證券公司一位人士說,某隻股票要開始拉昇了,準備把它拉到某某價位,我們可以進去坐轎子了。結果卻不幸陷進了誘多陷阱。
(4)輕信他人。很多散戶透過學習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和技巧,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操作水平。可當自己精心研究了一隻股票,準備買進時,只要聽旁邊的股民隨便說說“這隻股票不好,不如XX有題材”,就立即放棄買入,或改買XX股。結果是自己選中的那隻股漲起來了,別人說的那隻股往下掉,後悔得不行。
(5)買很多股票。喜歡像基金一樣進行合理配置,今天聽某個同事說這隻股票好,就買一點,明天聽某個有內幕訊息的同學說那隻好,也買一點,後天聽到一位專家說另一隻股票是大黑馬,也去買一點,買來買去買它個六七隻、十來只,覺得就像壓寶一樣,總會壓到一寶的。試問:這麼多隻,你看得過來嗎?事實上,散戶最好不要同時擁有三隻以上的股票。
(6)風險意識差,不會及時止損止贏。股市風險這麼高的場所,出現操作失誤,買進股票後不漲反跌,很正常,特別是在震盪市道中。那些喜歡在熊市中操作的散戶朋友,更是如此。此時,需要你拿出勇氣,及時賣出,以減少進一步下跌帶來的損失,也就是要勇於止損。
第二節 散戶虧損的根源(4)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可以這麼說,一個人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證券投資者,其必備的基本素質不是頭腦聰明、思維敏銳,而是要有割肉的勇氣。
還有就是,許多人不明白久漲必跌的道理,總以為行情會一漲再漲,股價會一升再升,忽視上漲後下跌的風險,不會及時止贏,落袋為安,最後落得個虧本出局的下場。
(7)沒有操作體系,操作比較隨意。可以說,大多數散戶都沒有形成自己一套比較完整的操作體系,並嚴格運用和遵守。這套體系應該包括戰略戰術思想體系、操作原則、操作紀律、資金管理體系、風險控制體系等。大部分散戶沒有這套體系,或者是有這套體系但不執行,隨意操作,以聽訊息、聽股評為主,自己的判斷為輔,或者雖然是自己的判斷,但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衝動的產物。這正是導致散戶虧損的緣由之一。
(8)頻繁換股。本來透過基本面、技術面已經選了一隻好股,走勢也可以,只是漲得慢些或者正在作強勢整理,便耐不住性子,換成另一隻看起來更強勢的股。這種慢車換快車的操作必然要冒兩種風險:“快車”被你發現時必定已有一定漲幅,隨時會回落;“慢車”在經過小幅上漲或強勢整理後,隨時會拉長陽,丟擲後容易踏空。
還有,很多人都認識到高拋低吸、滾動操作可以獲得比較大的利潤,也決心這麼做。可一年下來,卻沒滾動起來,原因就是丟擲後沒有耐心靜等其回落,便經不住誘惑又換了股,結果得不償失。
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做法,散戶最好操作自己比較熟悉的股票。因為你對這些股票的股性比較熟悉,對其漲跌規律就比較清楚,更容易把握買入賣出的時機。比如在金融股裡面,筆者就最喜歡東北證券(000686)。它在金融股裡盤子最小,很容易被資金拉起來,股性最活躍。因此,最近這兩年它是金融股裡面漲得相對較好的股票,2008年操作它,筆者獲利豐厚,2010年5月、6月波段操作它,筆者又有獲利。
(9)不知疲倦,一年到頭總滿倉。就年度來講,股市一年中總是有相對的升、跌、盤三個階段。在盤整和下跌期間,應空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