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熙病危時派雍正代他祭天,而祭天一般都是皇帝親自祭祀,這就有了特殊的意味。康熙在召見幾個皇子時,下旨讓雍正從天壇趕到康熙寢宮,顯然是要把皇位交給他。
另外,在皇子們還在世時,雍正不可能編造康熙召見皇子們的事,否則他們一定會把真相揭露出來,可至今沒有發現這方面的檔案材料。
康熙雖然在22歲時就立了太子:皇二子胤礽,但後來由於皇太子驕橫跋扈,揮霍無度,並在朝廷裡結成太子黨,對皇權構成威脅。所以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廢掉了太子。
廢了太子後,皇子們爭奪太子位的鬥爭愈演愈烈。康熙為制止這種情況,第二年不得不重新立胤礽為皇太子。但三年後,由於太子黨的威脅,康熙再次廢了太子,並傾向於從皇三子、四子和十四子中選繼承人。這期間,康熙曾多次對大臣們說:一定找一個“堅固可託之人”,說明康熙對誰繼位已心中有數。而眾皇子中,雍正性格堅毅,治理國家的能力有目共睹。
康熙六十年,康熙諭令胤禎清查京通各倉,並明確表示:若派其他人不一定能辦成。隨後,康熙又指定胤禎代他去行祭天大典,這就不難看出康熙對胤禎的器重和信賴了。康熙曾多次說胤禎“誠孝”,說明他對這位皇子的人品也十分嘉許。
這就是說,雍正是靠“誠孝友愛”來得到皇位的。胤禎為了謀取皇位,韜光養晦,費盡心機。他的心腹戴鐸提出的策略是——對皇父要誠孝:適當展露才華。不露才華,英明之父皇瞧不上;露得過多,同樣會引起皇父疑忌。對兄弟要友愛:大度包容,和睦相待。對事對人都要平和忍讓:能和則和,能結則結,能忍則忍,能容則容,使有才能的人不嫉恨你,沒有才能的人把你當作依靠。雍正正是按照這種策略,一步一步地繞過皇位爭奪中的險灘暗礁,向著皇帝的寶座曲折航進的。
胤禎知道,博得皇父的信賴和喜歡,是自己一生事業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他抱定一項宗旨,就是誠孝皇父。如在諸皇子爭奪皇位激烈之時,他極力表現出對皇父的“誠”與“孝”,既不公開競爭,又勸慰皇父保重。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後,大病一場。胤禎入內,奏請選擇太醫及皇子中稍知藥性者允祉、允祺、允和自己檢視方藥,服侍皇父吃藥治療。康熙帝服藥後,病體逐漸痊癒。於是,康熙帝命內侍梁九功等傳諭:“當初拘禁允礽時,並沒有一個人替他說話,只有四阿哥深知大義,多次在我面前為允礽保奏,像這樣的心地和行事,才是能做大事的人。”
胤禎知道,善於處理兄弟之間的關係,是自己一生事業中僅次於誠孝皇父的重要事情。他在繼位之前,處理兄弟關係的主要原則是“不結黨”、“不結怨”。諸兄弟之間,結黨必結怨。胤禎沒有參加皇太子黨,也沒有參加皇八子黨。他表現出既誠孝皇父,也友愛兄弟的態度,使他躲避開皇父與兄弟兩方面的矢鏃,而安然無恙。
胤禎儘量避開皇儲爭奪的矛盾,極力表現自己不僅誠孝皇父、友愛兄弟,而且勤勉敬業。凡是皇父交辦的事情,都竭盡全力去辦好。自結婚後30年的實際磨練,使他對社會、對人生有了深刻認識與深切體驗,為後雍正手書對聯來登上皇位準備了條件。
胤禎的性格,有兩個特點:一是喜怒不定,二是遇事急躁。康熙就此曾經批評過他。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胤禎央求皇父說:“現在我已經三十多歲了,請您開恩將諭旨內‘喜怒不定’四字,不要記載了吧。”康熙帝同意,因此發出上諭:“此語不必記載!”胤禎繼位後,就以“戒急用忍”為座右銘,用以警示自己。
對於為什麼康熙最後選中的不是皇十四子,人們認為,如果康熙真想傳位給他的話,是不會在自己年老生病時,把他派到那麼遠的地方去的。
如果說康熙五十七年讓允禵到西北指揮對準噶爾的戰鬥,是為了讓他建功立業,但康熙六十年將立戰功的允禵召回北京述職後,第二年康熙又在自己體弱多病時讓他重回前線,這顯然表明皇位不是要傳給允禵的。
雍正繼位後,允禵被召回北京,雍正將他軟禁,但這只是雍正認為允禵對皇權有威脅採取的措施,不能以此說雍正就是篡位。
而康熙選中胤禎,還因為他喜歡胤禎第四子弘曆,這話也有些來歷。康熙第一次見到弘曆時,12歲的弘曆天資聰穎、品貌端正,引起康熙的好感。康熙當即就令弘曆搬到皇宮中,並親自指導他讀書。康熙到圍場打獵或批閱奏章,都要弘曆在一旁侍奉。
佐證這一說法的還有清東陵乾隆陵前的《裕陵神功聖德碑》,它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