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府已經修建完畢,欽天監擇定吉日,六月底可以大婚。含山長公主的婚事宗人府早就開始準備;此時一應齊全。再加上含山長公主年齡也大了,婚事也不好拖,便緊挨著辦了。
安寧長公主帶著兩個兒子進宮道喜,國公府也準備慶賀之事。就在此時永昌皇帝突然下了一道旨意,指江城侯府嫡長女穆元娘為禮親王世子鳳曜的側妃。
這種旨意雖然不會下到國公府,但這樣奇葩的事情幾乎是瞬間在京城傳遍。作為皇帝他當然可以打破祖制家法,後宮裡偶爾也會有高門大戶出身的妃嬪。但平西侯府的嫡長女被指為親王世子側妃,這就完全摸不著頭腦。
京城眾人第一反應就是:皇上您是吃錯藥了,還是沒吃藥?
經過各方打聽,一天之後真相浮出水面。好久沒這樣的奇葩事情,八卦之心也都被勾起來了。
定城侯和平西侯都是外封侯爵,在京城之外建府,這也是大楚現存勳爵中唯二在京外的。定城侯府就建在定城,江城侯府就在江城,這兩地離京城相當遠,對比之下定城和江城離的還近點。
同樣是五世承爵的侯府,兩家的爵位即將到頭,知道含山長公主要招駙馬,便把自家兒子收拾打扮漂亮參加海選。因為家世很加分,沒落勳貴最合適尚公主,兩家的兒子也都爭氣,一路拼殺到最後。
到最後一關時是永昌皇帝,兩宮太后,含山長公主一起閱看,本來永昌皇帝挺看好江城侯府的嫡三子,都要放選了。結果曾初識匆匆進來,在永昌皇帝和宋太后跟前嘀咕了幾句,永昌皇帝當時就變了臉色,先讓眾人暫時退下,把江城侯公子留下來。
曾初識上去揪穆公子的頭髮,這才發現玄機。原來穆公子本身頭髮有些稀,便在頭皮貼了些假髮充數,貼上手藝很過關以至於沒人發現。
永昌皇帝當時就怒了,非要治穆家欺君之罪,宋太后卻說沒必要如此生氣。派曾初識去調查是她的意思,想著兩家侯府都是離京多年,本來是擔心駙馬的性情不好,沒想到穆家搞這麼一出。在曾初識的調查中,穆公子人還是不錯,粘假髮是在家時都在粘,年輕人愛美也是有的。而且除去這個缺點外,穆公子長得很不錯,她和永昌皇帝本來也挺中意。
後來選定定城侯公子為含山長公主駙馬,永昌皇帝雖然不好違逆嫡母之意,總覺得江城侯府太可惡,不狠罰他們難解心頭之恨。得知這回江城侯府這回上京來的人口不少,江城侯夫人還把家裡姑娘們帶了好幾個,是想著在京城尋門好親事。
然後永昌皇帝就抽風了,江城侯府不是想給女兒尋門好親事嗎,他是不能直接下旨說,都不要娶江城侯府的姑娘,但他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訴說。把穆家嫡長女指為側妃小老婆,誰家還願意給穆家結親,只要不嫌寒磣大可以來。
旨意傳到穆家在京城的別院中,太監們傳了口諭,當天晚上就要進門,也不用鳳曜來迎親,穆家派人送去就好了。側妃又不正室,如此也合乎規矩。
“菱妹妹被指為世子嫡妃,穆姑娘被指為側妃……”章雨柔聽葉景祀說完前因後果,心中是驚訝不已。
永昌皇帝這事辦的……真心想吐槽都不知道如何說,只能用吃錯藥來解釋。
葉老太太也嘆氣道:“穆家姑娘也是……本以為菱丫頭能順心,結果還沒進門就洗添了這麼一個側妃。”
雖然說大楚平民后妃,出身沒啥好比的,其實多少還有點影響。就像葉菱嫁給鳳曜當世子妃,雖然說不用孃家人準備嫁妝,但要是長二房額外給了東西出門時風光不說,有孃家人撐腰總是好的多。
結果永昌皇帝就來這麼一出,江城侯穆家就是再落魄,正牌嫡長女也比葉菱的出身高的多,又比葉菱早進門,以後日子有得鬧騰呢。不過穆元娘也是倒黴催的,不然以她的出身,怎麼也能風風光光嫁出去當正室,而不是一頂粉轎抬進府,如此對比真不知道該可憐誰。
葉景祀雖然也覺得自家舅舅該吃藥了,嘴上卻是道:“嫡庶尊卑有別,穆家姑娘又是這樣進的府,將來日子肯定難捱。老太太不用為菱妹妹擔心,有了正妻的名份誰敢怎麼樣。”
要是葉菱頂著正室的名頭卻被小妾鬥倒了,只能說葉茜的智商情商需要回爐再造,葉二老太太需要為葉菱的杯具負些責任。
“若是如此自然最好。”葉老太太嘆氣。
姑娘們都是旁聽狀態,不可思議之餘也不敢多說。倒是葉茜心裡有幾分明白,永昌皇帝如此抽風,從某方面來說跟大楚的制度有關係,他這個皇位完全是天上掉下來的。
大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