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蕃人軍鎮,以雷霆之勢迫使四鎮表明態度的脫離長安的聯軍,就算不能讓他們現在就完全投降於我們,也得讓他們真正退出長安的聯軍,保持中立。
“殺雞儆猴,好!只要能讓四蕃鎮退出聯軍,必然能引發其它藩鎮的不安,到時長安朝廷必然崩潰。沒有了聯盟,諸鎮只能是一盤散沙,到時正好分個擊破。”
鄭從讜也認為李璟的分析高瞻遠矚,他建議開闢第三戰場,輕兵西渡黃河入關中,加速楊復恭大軍的崩潰離散。只要聯軍一散,那麼秦軍就能輕鬆的將他們一一擊敗了。
李璟笑說:“此正合我意,兵法雲,廟算者算,得算多也。讓林威盯住楊復恭,給他十六個字,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
首相鄭從讜說:“殿下說的是。”
李璟清楚,這場戰事,有多麼的重要。但與此同時,他還要兼顧淮泗和福建等地。他隨即下令,命林威為南征大將軍,王重為南征將軍,率領已經在絳州一線集結的十萬秦軍,正面迎對楊復恭的三十萬聯軍。高季昌、宋希、秦宗守等隨徵。
李璟又下令任王彥章為徵西將軍,高思繼、李存孝為徵西副將軍,率兩萬精銳,由龍門西渡黃河入關中,攻取保大軍,以迫服党項人為終極。王檀、郭濤、郭威隨徵。
李璟再授於琄為徵北大將軍,命他率所部三萬兵馬北出朔州,向河套的振武和天德二鎮進軍。
殿中的學士執筆龍飛鳳舞,快速的記錄著李璟的一道道命令。
最後,李璟命令以張蕤為徵東將軍,劉尋為徵東副將,命他二人率福建和浙東以及嶺南東西二鎮以及安南的兵馬,還有琉球、海南二島的水師及陸戰隊集結,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讓他們向長江以南的浙西和宣歙邊界移動,以監視二鎮。若是吳越二鎮的兵馬,敢有異動,立即進攻二鎮。雖然李璟已經向楊行密和錢鏐發下封賞令,但李璟也不會弔以輕心,早做好兩手準備。
他又讓淮泗的趙犨也在陳兵汴河,一面是威脅牽制朱溫的宣武鎮兵馬不得異動。二來,也是防範蔡州的秦宗權。若是這個傢伙,敢向東來,那就絕不跟他客氣,立即提前清算他。
一道道軍令寫就,蓋印簽名之後馬上發出。
李璟環顧左右,命其餘各地守將暫且不動,謹守本地。近衛兵馬,則與他一同留守洛陽。他再三申明,兵馬既出,就須迅若雷霆。而且強調,我們是奉天命弔民伐罪,平禍亂、安民生是我等歷來所遵循,因此,軍紀當要牢牢謹守。
徵南征西征北征東,四徵兵馬,一共是二十五萬精英,再加上洛陽的五萬,大軍三十萬。他放心諸將都能各擋一面,再有趙犨等坐鎮邊界前線,有曾元裕、張自勉等指揮中軍,李讓、李良、李振等負責後勤,此戰必勝。
自安史之亂起,中土之上,豪強四起,藩鎮割據。天下總不能一直這樣亂下去,百姓不能總在戰亂中痛苦求生。總有一天,天下歸一。而這一天,終於快到了。
“諸君共勉!”李璟高聲說道。
李振帶著長身而起,高呼:“共勉!”
眾臣複誦:“共勉!”一個個豪邁有力的聲音匯聚一起,振耳欲聾。(未完待續……)
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
(六千字大章奉上,求幾個贊!)
李儇中和四年、李曄真龍元年,九月十三日。
自高仁厚突然翻臉襲破武關,兵入關中藍田,已經過去數天。這個噩耗終於傳到了河中府楊復恭的耳中,此時,大唐聯軍統帥,十軍十二衛觀軍容使兼左右神策軍中尉兼樞密院使、宣徽院使楊復恭驚的面無人色,嘴唇不停的顫抖著,眼珠子都快瞪的掉了出來。他無法相信,也不敢相信這個剛送到的惡訊。
“藍田,藍田如何了?”
藍田距離長安不百八十里,已經是長安東南最後一道門戶了。藍田一失,高仁厚就能直接進軍灞上,兵臨長安城下。
“陛下調了玉山營指揮使楊守信和神策都將李守節增援藍田守將胡弘立,目前正拼死率軍抵擋高仁厚,雙方激戰一日夜,死戰不休,互相傷亡慘重。但藍田諸將兵微將寡,只怕難以敵眾。陛下急詔,讓魏王立即回師關中,勤王保駕!”
楊復恭帳下義子宅外郎君之一的賈德晟連忙叫道:“魏王,此時萬萬不可撤兵。我等聯軍自關中出,如今與十萬秦軍對峙於此,正猶如騎虎背上也,此時豈能說退就退。此時若匆促退軍,只怕我等必為秦軍所趁,將死無葬身之地也。”
只是楊復恭此時方寸大亂,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