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加利亞爆發的危機牽動了兩個大國的神經,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甚至在保加利亞危機爆發之後,連夜召見了安德拉希伯爵。
現在約瑟夫一世對於保加利亞大公亞歷山大非常惱火,一個分裂的保加利亞攙扶和奧匈帝國的利益,一旦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斯拉夫人大國,接下來很有可能會發生偏向俄羅斯的情況。
約瑟夫一世自始至終認為,1878年的那場會議並沒有給奧匈帝國帶來太多的利益。因為該死的法國人在背後攪局,雖然成立了大保加利亞,然而保加利亞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的被合併。所以大斯拉夫國家如奧匈所願未能建立;
在柏林會議後,根據1879年4月簽訂的奧土協議,奧匈出兵佔領了從法律上說主權仍屬於土耳其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奧匈在巴爾幹的勢力大為增強。
但是,奧匈在巴爾幹的優勢前景並不看好。其一,奧匈巴爾幹政策缺乏綜合國力的支援,難以單獨行動;其二,奧匈爭奪巴爾幹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俄國,俄國自彼得大帝以來,一直企圖侵佔巴爾幹和黑海兩海峽。在爭奪奧斯曼帝國領土上,奧俄兩國的利益是水火不容的。
柏林會議後,奧俄關係惡化,三皇同盟的關係也壽終正寢。
面對俄國在巴爾幹的競爭與敵意,在外交上,奧匈須獲得德英的支援,為此,它最終走上了結盟之路。
1879年奧匈與德國結成軍事同盟。奧德同盟是一個針對俄國的防衛同盟,它加強了兩國抑制俄國的力量。奧匈帝國透過與德國的同盟關係,使其在歐洲相對脆弱的大國的地位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和保證,這個同盟成為奧匈帝國外交政策的基石。
在奧匈外交大臣安德拉希伯爵看來,與德國結盟既可鞏固奧匈的國際地位,又可防禦俄國的侵犯。但是,當時的俾斯麥對同盟的看法則與此不同,一方面他要維持奧匈的大國地位,這是歐洲均勢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也不會支援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活動!他想借助奧德同盟的力量,重新與俄國修好。
然而,奧匈對三皇構架下重新與俄國合作的目的持懷疑態度,遲遲沒有對談判做出響應。奧匈希望同英國合作,共同抗俄。1880年上臺的格萊斯頓自由黨內閣對俄土兩國的政策已改弦更張,也導致了奧匈帝國肯定了抗擊俄羅斯的想法。
出於對德國此時的不信任,奧匈帝國開始的進一步試探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底線,他認為這一次的大保加利亞危機是一個機會,搞不好還能夠進一步的擴充奧匈帝國的勢力。
兩個一心想著擴張的國家湊到一起,註定會讓巴爾幹半島成為爆炸的火藥桶。
原本安德拉希伯爵是希望奧匈帝國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因為他們跟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太微妙了。
“我們不能一口吞下對方的時候,就應該慢慢的品嚐。現在吃相太難看,反而會引起俄羅斯帝國的顧忌,要知道亞歷山大三世一直反對我們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擴張,現在的法國英國德國已經是一片拔劍張弓的姿態。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公然挑釁,真的爆發戰爭,不會有人來幫助奧匈帝國。”
安德拉希伯爵還向約瑟夫一世反饋了聖彼得堡的情報。
“種種跡象表明,現在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對於巴爾幹半島的局勢非常感興趣,在保加利亞的動亂髮生之後,他就在會議上公開的表明,斯拉夫人應該在巴爾幹半島建立一個屬於,他們民族的國家。這也是暗示著保加利亞大公亞歷山大一世在統一之後,最好倒向俄羅斯的懷抱。至於不倒向俄羅斯的懷抱會有什麼結局,他還特地的留白了懸念。”
約瑟夫一世非常不滿的皺起眉頭,他沉聲的說道,“按照目前的情況,難道我們不應該先發制人嗎?現在的保加利亞存在著兩股勢力,沙皇完全可以決定直接利用保國親俄勢力廢黜亞歷山大大公。比如親俄分子可以在索非亞策動政變,推翻了大公,如果大公被迫遜位的話,從此就只能離開保加利亞。俄國完全可以成立大主教克里門特為首的親俄政府。”
“我尊敬的陛下,現在的奧匈帝國處於相對的優勢,我們不能把俄羅斯逼得太緊。甚至他們有可能就在盤算著一場戰爭。”
1882年,奧匈與德意結成了同盟,該同盟是一個針對俄國的同盟。此時奧匈而言,透過與義大利的諒解,保證其南側安全,解除了與俄國發生衝突時的後顧之憂。1883年,奧匈還與羅馬尼亞簽訂了同盟條約,德國也宣告加入。該同盟是一個針對俄國的同盟,羅馬尼亞也被劃入了奧匈的勢力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