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洲即將爆發的戰爭跟聖彼得堡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也非常樂意的看著歐洲的幾個主要競爭對手陷入內亂中,這樣一來俄羅斯才有機會爬到最終勝利者的位置。畢竟俄羅斯實力比不過其他的國家,但是他可以把對方拉到同一水平,然後用一堆又一堆的斯拉夫灰色牲口碾壓他們。
其實不考慮槍械等其他的因素,恐怕單打獨鬥,他們還真不是體魄入巨熊的斯拉夫人的對手。
不過現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也感到非常的苦惱,一開始他還非常期待俄國人能夠介入到三國會談裡,因為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對於巴爾幹地區也加強了干涉,這讓俄羅斯感到非常的惱怒。所以在某一次的宴會上,當奧地利大使提到巴爾幹地區和俄羅斯預料的形式不一樣,並且奧地利還有可能在那裡部署三個軍團時,憤怒的亞歷山大三世直接掰彎了餐叉,朝著奧地利大使的頭上扔過去,而且還惡狠狠的威脅他,
“如果我看到巴爾幹地區有你所說的那三個軍團,那麼這就是我將來要對你的軍團所做的事情。”
康斯坦丁·別波多諾斯採夫從1865年起,就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私人教師和太傅,雖然沙皇有時候也採取其他人的意見,但他的政策絕大多數都反映了,別波多諾斯採夫的思想。比如他提議沙皇必須是東正教至高無上的領導者,而教會在他眼中就是統治俄羅斯的最佳工具和維持帝國運轉的膠水。這也是為什麼在亞歷山大三世時期,民眾的意識覺醒會如此緩慢的緣故。這是因為有別波多諾斯採夫的存在,才保持了統治時期的穩固。
“我的老師,現在我們好像完全排除在三國會議的局勢之外,英國人最終拒絕了法國的提議,並且準備積極的宣戰,而他們居然不需要一個盟友,這讓我們感到很驚訝,難道他們想要單打獨鬥的挑戰兩個國家嗎?”
“或許格萊斯頓認為法國和德國之間會爆發矛盾也不一定,歐洲大陸上只能容納一位霸主,這是幾百年來不變的規矩。法國雖然暫時的割讓一部分的利益,讓德國成為自己的盟友,但是這種利益關係不會長久,遲早有一天雙方會因為利益關係而反目成仇。說不定英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向法國宣戰呢?我的陛下,現在不應該是著急的時候呢。反正俄羅斯有的是時間陪他們玩。現在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等待著雙方露出馬腳。”
“德國和法國人會齊心協力合作才有鬼,除非法國人自願的放棄想成為歐洲霸主的想法。換成其他人我相信,但巴黎的統治者是拿破崙,曾經的歐洲雄主。怎麼可能會輕而易舉的放過這個機會呢,想想吧這可是法國唯一能夠成為霸主的機會。,這場戰爭完結之後,很有可能法國人將會找上門尋求合作,目標自然是對付曾經的盟友。”
對於康斯坦丁老師的想法,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有些不敢相信,但最終他還是尊重老師的意見。
“我們不主動尋求英國的合作了?”、
康斯坦丁肯定的回答道,“不需要,戰爭,現在才剛剛開始。搞不好整個歐洲都會陷入戰火之中。”
不過他的預感是正確的,此時的杜伊勒裡宮已經開始進行第二手的準備。一旦情勢不對他們會把俄國也拉下水,不過對於那時的法國而言算是同歸於盡,失去地中海掌控權的做法。就算戰勝了德國人,他們也已經無力阻止俄國自由進出地中海的權利了。
拿破崙需要讓法國駐俄羅斯大使向冬宮吹風,告訴對方在關於巴爾幹半島的問題上,法國的立場站在俄羅斯這邊。
當然,一切都只是秘密進行的。杜伊勒裡宮只是讓法國駐俄羅斯大使去試探一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態度。看看對方有沒有準備好與巴黎結盟。
而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也沒有想到這一切居然來得這麼快,在自己的老師康斯坦丁做出法國肯定會試圖跟俄國聯絡的結論時,法國大使就前來詢問關於巴爾幹問題的看法。
而且他們還非常隱晦的表達了巴黎的觀點,拿破崙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援俄國。
而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援奧匈帝國,這樣一來就意味著對法德聯盟的背叛。到這一步時,不用康斯坦丁提點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緣意識到兩個歐洲大國之間的聯盟關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鐵板一塊。
在會見法國大使之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還是諮詢了一下自己的老師。畢竟他也沒有把握要做到哪一步?
“你是說法國人準備跟你會談,並且還強調了在巴爾幹問題上支援俄國的觀點?”
沙皇顧問康斯坦丁眼前一亮,千載難逢的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