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輕易放過,不然留他們在大梁,以後再跟遼國裡應外合怎麼辦?”
遼國權貴都是養有私兵的,雲州和幽州並沒有多少遼國權貴在此,更多的是富戶,可家裡也養有不少奴隸。
梁國當政,自然不可能再給他們優待,所以他們要是造反,聚集起來開啟城門放遼人入城還真是一個大患。
且現在留給他們佈防的時間並不多,徐廉必須趕在遼軍重新聚集前處理好內務。
林清婉想了想道:“先將人收押起來吧,不要欺辱他們。”
蘇章就問,“他們的財物如何處置?”
林清婉就垂下眼眸道:“收押過程中有所損耗是常事,他們遼兵習慣了搶掠,應該明白這一點的,只要你們給我保住人就好。”
幾位將軍對視一眼,紛紛對徐廉和蘇章點頭,“郡主說的是,既然我們要和談,總要拿出些誠意來。”
只要那些富戶的錢財被收歸軍中就好,吃了好幾天的鹹菜了,也該給將士們加些肉了。
除夕都是在戰中渡過的,現在打了勝仗,他們也不能太寒磣了,總要讓將士們過個好年。
方針確定,徐廉叫人去請了當地比較有名望的老人來,又派人出去打聽了一下,然後從名單中劃出兩家後交給底下的參將。
“這兩家名聲不錯,除了他們不動外,其他家都抄了吧,把人分開關押,透露下去,就說有人要保他們,這些遼人不會鬧自盡的。”
參將應下,拿了名單下去。
同時,一條條指令也從林清婉的帳中發下去。
徐廉和蘇章從來只管軍,不管政,一些民政中的細節便思慮不周。加之後面還要和談,徐廉生怕壞了林清婉的事,乾脆就將雲幽兩州的民政暫且交給了她。
反正她也是理藩院尚書,其位同徐廉,主民政也沒人有意見。
現在軍中的人都知道這次收復雲幽兩州是她定的計策,所以都對她誠服不已,並沒有人有意見。..
林清婉帶來的人不多,只能用祝宣,顧洛和劉湖三人,畢竟他們在遼營中生活多年,對遼人最熟悉不過。
她知道此時最要緊的就是安定民心,所以讓人釋出政令,所有人,不論是漢人,遼人,還是其他部落民族的人,此時皆是梁人,若有不願為梁人的人即刻可出城離開,明天日落前還不走的皆視為梁人,都要到衙門裡重新登記資訊。
不管有無戶籍,是良民還是奴隸,都要重新登記,開春之後重新丈量土地分配永業田。
同時約束東北軍,不得騷擾百姓,不論對方是漢人,還是遼人,或是其他民族的人,一旦發現,軍法處置。
這三條政令一出,大家的心便安定了不少。
為了保證政令通行,林清婉還僱了不少人去鄉野中傳達,沒辦法,遼國徵兵不像梁國。
梁國是一家徵一人,背了行李去軍中當兵。
大遼卻是發了徵兵令,接到徵兵令的人不僅要自帶一部分乾糧,還要自帶兵器和馬。
沒有馬的,去了軍中多半就是送死的。
還有的則是沒接到徵兵令,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便也會自帶東西去參軍。
大遼沒有所謂的軍餉,只有南下攻下城池就可隨意搶掠,搶到的東西除了上交一部分外其餘皆歸自己所有。
所以遼人才那麼喜歡打草谷,都是遼王庭培養的。
這一次遼軍聚集,幾乎把雲州和幽州的青壯年都徵收了,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家都有人在遼軍中。
而兩州的官吏更是全部參與其中,此時他們都退出了兩州,所以林清婉一個能用的人都沒有。
全部得現招。
也是因為這個情況,百姓們惶恐不安,生怕梁國問罪,哪怕是林清婉的三條政令下去讓民心安定了不少,他們也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可不管怎麼樣,表面上,人心暫且安定下來了。
林清婉這才寫了國書,派了人送往上京,邀請大遼的新可汗一同坐下來談一談。
不錯,此時他們已經知道溫迪罕成功當上可汗了,因為一直被困在上京的刺客們回來了。
此時上京的圍城已解,他們是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卻知道“古力甲帶兵退去了,我們出來時遼國的三王子已登基好幾天了。”
溫迪罕繼位,最高興的莫過林清婉了,要是其他人繼位,那和談的希望就變得很渺茫了。
將國書遞出去,林清婉開始帶著人出去安撫百姓,順便選出暫代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