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元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求推薦票
………………
跟孫志友通了通電話,發現他根本就沒在意這事情,他簽約的是一間小公司,人情味很濃,抽成也沒有所謂的狠之說。現在忙的是四腳朝天。跟張英夏一般,都是借光借光了!
半個月的時間裡,張英夏不光在南世電視臺跑,就連第二電視臺的通告都有,其中一個就是跟船出海的通告!
出了兩次海後,原本還覺得拿通告費很高興的張英夏,回來後就想著跟龔莎說頂不住了,卻不想龔莎來了一句:“不行,最起碼頂夠四期,起碼得等到有主持人專業的畢業生來頂上才行。這節目是人家關照的,不能不給面子!”
“那要是沒人願意來怎麼辦?”
“那你就堅持唄,記住,這是公司接的人情通告,拒絕不了的。”龔莎一句話把張英夏摁住了:“反正我看那個主持人大叔蠻喜歡你的!都兩次打電話來誇你能幹,在海上是一把好手了!話說你還真是多面手啊!”
尼瑪,身體好又不是我的錯!張英夏掛了電話後忍不住說了一句。可是身體再好也架不住各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拍攝時間啊。
是的,人情通告大過天。有的明星跟公司對簿公堂,有的則是借勢跟公司討價還價,有的則是準備坐等漁翁之利。
痛苦的則是無數經紀公司,跟著各大電視臺合作的許多通告都被逼著換人。這是直接的損失,間接的損失則是更加巨大,跟電視臺的關係修補,其他經紀公司趁虛而入。
對於電視臺而言,最多就是愁沒有人,現在不光有人,還有人競爭。那電視臺就立於不敗之地,反正贏家都是它。
………………
半個月時間裡,縱然是粉絲們各種支援,娛記們各種起鬨,明星鬧薪的新聞也在慢慢的降溫,畢竟,生活裡不是隻有明星。
事情總會有解決的一天。不是東風贏,就是西風勝,這種大規模大影響的勞資糾紛要能妥協解決,那本身就是新聞。到時候再炒一次冷飯,回顧一下,那就算完整了。
盛夏時節,熱鬧的事情總是特別的多。
當大導演全明星大製作的《魔神劫》以一種碾壓的姿態出現在影院中後,媒體對於明星鬧薪的事情關注度就更低了。
這電影光是排片量就碾壓同期的一干電影,最高的時候排片量一度達到了六成。幾乎就是踩著小時的時間點破億,而且熱度持續不減。
這部片子準備了三年,光是調配主演明星的時間就耗時一年多。配以國內頂級的特效公司。
不光是娛樂版長篇累讀的介紹關於這部片子的一切,從參與的明星,到幕後的故事,從電影特技角度,電腦特技的運用。再到室內拍攝技術的創新。
跟明星鬧薪只是霸佔了娛樂版頭條不同,綜合新聞都給了這電影一個八分鐘的專題。最雷人的是,經濟新聞報道都參合進來了。各種報評論,社評,影評,都是不要錢一樣,免費的宣傳著,彷彿就是一個新聞傳媒界的盛事一般。這讓好多鬧薪者很鬧心:尼瑪,這麼大的聲勢,完全被一部電影的風頭給蓋過去了。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魔神劫》:
十年前,電影票房過億那就足以讓人彈冠相慶,這十年內,單片票房過億已經是常事。而最高票房也頻頻開始衝擊十億。而今年伊始,正當所以的評論家都在預測今年什麼時候會冒出第一部十億票房的電影時。
《魔神劫》卻以一種君臨天下的狀態杵在了電影界,甚至是電影史上,兩個月五十三個億。完全突破了所有預測家的心理。是的,君臨天下。當然,會有很多磚家以什麼票價漲了通貨膨脹等等的原因來說明這部電影放在以前也沒什麼了不起。可惜打臉的報紙來的更快,一位金融業內人士直接用前面兩個十年裡物價,電影票價的資料對比,來表明《魔神劫》的票房絕對是空前了。
緊隨其後的則是另一位大導演的主旋律電影《一個與八個》,在《魔神劫》後一星期上映,把一家獨大變成了兩虎相爭,最後總票房三十七億。故事背景放在了戰爭年代,場面同樣宏大,尤其是開片十幾分鐘的戰鬥畫面,全部是手搖攝像機的傑作。而這部電影在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向大眾提出一個問題,哪怕是軍令如山,用八個人去救一個人,值麼?對此,影評人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都覺得這片子有深度性內涵性高於《魔神劫》。
於是兩部電影就這樣,在夏天了開啟了影院制霸的模式。
如果以為這只是結束,那就太天真了。這僅僅是國內票房,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