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對的?”
“陛下。”呂西阿斯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臉上露出了幾分痛苦之色:“當時克羅託內的民眾籌集金銀,到迦太基去買糧,可狡猾的迦太基人知道我們出現了旱災,立刻將穀物價格翻了數倍。所以我們沒能買到更多的糧食,議事會沒有辦法,只好透過抽籤,將部分民眾派到伊比利亞去殖民,後來這些出去的民眾都死於伊比利亞土著的襲擊……”
“是啊!國小力弱,遇到這樣的天災就只能忍受親朋離別、家破人亡的痛苦。但是戴奧尼亞王國有能力讓王國的每一個民眾家庭不用承受這樣的苦難。我們要看到這次的旱災是壞事,但也是好事!它會讓那些還醉心於原來城邦悠久歷史、妄想著城市獨立的少數民眾看清楚、想明白,只有呆在這樣一個國力雄厚的王國中,才能保證平安的度過每一次的天災人禍,他們的家園才會獲得長久的安寧!”
戴弗斯的話語振奮起在座元老們的精神,更是激起他們的共鳴,在這個政體獨特的王國裡努力了十多年,即使是最晚加入的呂西阿斯也越來越認同這個強大的國家。
………………………………
戴弗斯送走科爾內魯斯他們之後,還沒等他喘口氣,阿里司提拉斯就走了進來:“陛下,情報部從北面傳來了有關羅馬的訊息。”
一聽到羅馬,戴弗斯立刻提起精神,忙問道:“什麼情況?”
“羅馬南面的沃爾西人(Wolsci)聯合羅馬東面的埃奎人(Aequi)、東南面的赫爾尼基人(Hernic?)受叛亂的羅馬拉丁盟邦普里尼斯特(Praeneste)的邀請,入侵了羅馬的領地,據悉其兵力約有兩萬人。”
普里尼斯特?戴弗斯想了想,腦海裡沒有什麼印象,立刻回身對書記官赫尼波利斯說道?“赫尼,去把義大利中部地圖拿來。”
地圖擺在了辦公桌上,戴弗斯低頭細看,終於找到了這座拉丁城邦的位置:普里尼斯特是位於羅馬東南方60多里、靠近山嶺的一座較大的拉丁城邦,它恰好是在山嶺間低地的入口,扼守著進入埃奎人和赫爾尼基人的通路。反過來就是說它的叛變會讓埃奎人和赫爾尼基人可以輕易的侵入羅馬的拉丁盟邦,並威脅到羅馬城本身……
“羅馬前往其北方、進攻伊特魯尼亞的部隊都調回來了嗎?”戴弗斯又問道。
“暫時還沒收到訊息。”阿里司提拉斯回答。
戴弗斯摸著下巴,陷入沉思。
在戴奧尼亞三年(即公元前390年),盤踞在義大利的北方波河上游流域的凱爾特王布倫努斯聯合了大部分的凱爾特部落,大舉入侵了南面的伊特魯尼亞人。
他們一路摧枯拉朽,擊敗眾多伊特魯尼亞的勢力,攻佔不少城鎮。就在他們開始圍攻克祿西姆(Clusium)城時,作為盟邦的羅馬派出軍隊前來救援,結果凱爾特人和羅馬軍隊在阿里亞河附近進行了會戰,最終羅馬慘敗。
戴弗斯不知道的是,由於在這一世沒有狄奧尼修斯派遣的使者的蠱惑(狄奧尼修斯在兩年前死於菲比達斯手中),凱爾特人並沒有拋開沿途的伊特魯尼亞城鎮不去攻打,快速急進,直逼到羅馬城下,而是繼續一路殺伐、一路搶掠,直到兩個多月之後才渡過了臺伯河。
這個時候的羅馬城牆破舊,甚至還沒有將整座羅馬城區完全包繞,再加上城市的青壯年有一半都戰死或負傷,還有大部分的平民在前幾年因為貴族與平民的矛盾衝突最終憤然脫離了羅馬城,前往維愛城定居。因此,這是羅馬城內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防禦,除了少數老人年老力弱、不願離開故土,還有少數人願意堅守在卡皮託利衛城外,大部分民眾不得不撤離羅馬城。
其中一部分人去了維愛,還有少部分人去了羅馬南部的一個拉丁姆城市叫阿迪(Ardea)。曾經攻克維愛、卻因受誣陷而被驅逐的羅馬名將卡米盧斯就隱居在這裡。
凱爾特人輕鬆佔領羅馬城,屠殺了城內的老人,但對地勢險要的卡皮託利衛城卻久攻不下,只好將其包圍,同時派其他部隊前往周圍地區徵收糧草,於是拉丁姆地區的城鎮和鄉村慘遭蹂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