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明白。”皇甫端華站起來,一手仍然搭在佩刀上。他難得地沒有穿戰袍。一身黑色錦衣裹在身上,本來高挑的身材,加上他那種冷漠已極的神色,整個人簡直像岩石冰塊一般不可接近。
“你都不問問為何麼?”崔乾佑竟然覺得有些失望。
小將連手指都不曾動過。“不該問的,我不想問。”
崔乾佑挫敗地挑了挑眉毛,卻突然聽見皇甫端華問:“是不是靈武出兵了?”
“是。”崔乾佑一手支著臉,審視地打量他,“估計他們要直進,安將軍咸陽一線首當其衝,人手不夠——”
“罷了!什麼首當其衝人手不夠……別是軍中無將罷?”皇甫端華仍舊站得筆直,卻不陰不陽地丟來一句,卡住了崔乾佑下面的話。
“……”崔乾佑一愣,隨即火冒三丈,“混賬!誰說我軍無將的?!”他清楚地看見對方眼角諷刺的意味,於是火氣更盛,“皇甫端華,我奉勸你最好收斂些!你再能打仗,當初也不過就是我手下敗將!”
“是啊!”端華挑眉,眼底神色冰冷,“在下也正對此事奇怪得緊呢!想當初我在唐軍效力時不過一個小小裨將,不曾立下任何戰功,將軍您怎麼就那麼費盡心思地要招降在下呢?——連在下這樣的敗軍之將,都當了稀罕,您說您這不是軍中無將是什麼?”
“你……!”崔乾佑給他搶白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這小將居然還有這樣的口才。
皇甫端華懶得看他一眼,他轉身欲走。
“等等……別怨我不曾警告你,皇甫端華,你這麼說話,還想不想給自己留後路了?!”崔乾佑大吼。
“退路?”一絲笑容浮上他嘴角,端華轉了半個臉,乜斜地看著崔乾佑,“我當年在金吾衛的時候,說話比如今還要唐突,您還沒領教呢。”沒等崔乾佑再次暴跳如雷,他已經一甩衣襬轉身就走。
“在下領命——告辭!”
一些晶瑩的水光浮現在端華的眼角,但他疾步而行,那些水光很快就乾涸在風中了。
退路?他還要退路做什麼?他皇甫端華,已經失去立場,無法在天地間立足了。他早就聽說了——也該料到,當時誤傳自己叛變,皇甫家立刻上書李隆基,毫不留情地將他逐出家譜,不再認他這個兒子了。好罷,他原本也無所謂。
原本,這世上,能全盤接受他唐突語氣,並且依舊溫柔的人,也只有一個。如今連這個人他也失去了。
他之所以活著,只是有個執念,想再見李琅琊一面,無論用何種方法。
僅此而已。
房琯大軍終於出發。房琯把軍中事務統統交給了給事中劉秩與李揖二人。此二人皆為進士出身,哪裡能多懂兵事,不過讀了些兵書,能將兵法講的滔滔不絕而已。房琯卻也一廂情願,認為這二人必有大才。
“叛軍人數眾多。”
有人如此勸過房琯。但老丞相不聽。他把軍隊一分為三,按照常法三路進軍。副將楊希文率領南軍,劉貴哲率中軍,李光進率北軍。中北二軍為前鋒。事務交與李揖與劉秩。
朝堂上大臣們吵成一團。房琯親自領兵出戰,反對派大臣們找不到發洩物件——便是房琯在此,他們大約也不敢說什麼——只得把矛頭對準為數不多的支援房琯之人——只苦了這幾人,在朝堂給人指指點點一刻不停。
李琅琊始終一言不發,他對一切都採取冷漠而回避的態度,只求獨善其身,不求功業。其實他看得分明,當年潼關他曾經親身感受到宦官監軍的大弊,此番弄兩個進士出身、不知兵事者監軍指揮,將領與之必然失和。這和宦官監軍相比,並不高明到哪裡去。李亨那邊他自知勸不動,於是亦不去勸。
他其實是蔑視這樣的自己的。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變化,自己正在變得更加圓滑,更加……像一個為官者。李琅琊明白,自己也好,房琯也好,還有其他人也好,甚至是……當時的皇甫端華也好……不管有多少矛盾,其實心裡都是想為國效力的。可為何大家聚在一起,就如此之難呢?
第 66 章
(六十六)
秋意已經漸深,自房琯大軍出征以來,靈武已經有數日不曾下雨。天乾物燥的狀況下,朝中有幾位大臣府上連著走了好幾次水,此事經由所有人互相一傳,立刻變得微妙起來,有人說是不祥之兆。李琅琊本來心中不安,被朝堂上人心惶惶的議論這麼一攪,更加覺得煩躁之極。結果有一日他終於在朝房裡摔了茶盞,指著幾個造謠生事的甩了臉色。給門下省丞相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