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柏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開國皇帝親自對他們肯定了太學院的地位,他們與有榮焉!
姜元羲指了指這幅字,“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期望,出了這個城門,就不要給我丟臉!”
太學院先生和學生們更是激動得紛紛躬身行禮:“陛下詔,我等敬聞聖命!”
徐峰也滿臉激動的看著這兩幅字,在姜元羲走後,讓人制了三座石碑,其中一座上面刻著的正是姜元羲親手所寫的“衛國墓”。
而另外兩座,則是刻著“勿要給吾丟臉”的字樣,一座放在了城門口,一座放在了太學院院中。
此後從丹陽縣太學院走出來的學生,踏出丹陽縣那一刻,都會先朝著石碑行禮,再去祭拜了衛國墓,才踏上了前往長安城的道路。
每每有人問他們祖籍何處,在沒有取得功名或者其他成就之前,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出自北地,卻不說出自北地何處。
不少人以為他們高傲自得,心中不喜,殊不知他們只是自發的遵循著一句話——勿要給吾丟臉。他們覺得,只有等他們考取了功名,或者有了其他成就,比如醫術、手藝活、農田這些方面有了成就,才對得起女帝對他們的期望,才能驕傲的、大聲的對外人說:他們出自丹陽縣!來自女帝龍興之地!
而每三年一次的科舉,三甲之中必有一個出自丹陽縣,甚至往往多數是狀元,就連二甲進士也不少,其中三甲更是幾乎沒有。
自來都是南地多文人墨客,科舉一途興起,世人總以為南地文人佔據大多數,後來才發現大錯特錯!
北地學子,特別是丹陽縣太學院學子,獨領風騷。
縱觀大雍王朝數百載,南地學子文人只得心服口服。
而丹陽縣父老鄉親們教導自己孩子亦是如此,每個丹陽縣人都以那句話為準則,大雍王朝每有危難,最先響應皇帝的,永遠是他們。
丹陽縣百姓們自稱他們這種行為做: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