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是可笑到極點了,不妨去翻一翻本草綱目。
並且蒸餾酒不可能在古代流行,因為黃酒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國粹,雖然早在元代就已經出現,但其實燒酒這一事物,長久以來都只是西南地區的支流文化,未曾登上過大雅之堂。一直到清朝,中國酒文化的主體,仍然是黃酒,比如花雕酒、女兒紅、狀元紅、竹葉青,都是當年享有盛名的黃酒。
所謂北酒,指的就是北派黃酒的代表,滄酒,這種酒產於河北滄州,從宋代興起,到清朝乾隆年間,風行了八百年。那時候,滄酒在整個中國的酒業中居於支配地位,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燕趙豪俠,梁山英雄,喝的應該都是滄酒,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國酒”。然而後世已經沒有幾個人還記得河北“滄酒”的盛名了,甚至連釀造工藝都已經失傳。
這真的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黃酒和白酒,就味道而言,前者溫和醇厚,後者辛辣刺激,就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來說,無疑前者更加健康,也更符合中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但今天,作為傳統國酒的代表,滄酒已經湮沒無聞。當然,直到清朝,即使滄酒已經沒落,白酒也還沒有說話的份。
燒酒,也就是今天的白酒,直到清末年間才開始在下層民間流行開來。流行的原因,據考證,主要是清末民國期間,戰爭日漸頻繁,人們喝不起黃酒了。黃酒需要用糧食釀造,戰爭期間,飯都吃不飽了,哪裡還有餘糧來釀酒,所以價格貴的一般老百姓只有咽口水的份。
而曾經的國粹黃酒文化,後世已經少有人問津,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因此在馬城看來,想在大明朝釀造蒸餾酒賺錢,就好比讓明朝人改吃法國菜,讓黑麵包成為明朝人主食那麼滑稽可笑。嘗一口白酒就迷戀上了麼,嘉靖皇帝倒是幹過這件事,閒極無聊的皇帝找了兩個酒量好的人去皇宮斗酒,結果兩個人都喝死了,喝的就是高度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