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
火器的改良和不停的反覆訓練,能讓一個熟練計程車兵在固定時間內比幾年前射出更多次。臺灣鎮軍計程車卒,普遍已經能做到一小時射四十發了,並且這個速度還在增加。在馬城提出了弓和銃相比的諸多優點後,弓箭派大為得意,
然而在這次大辯論中,身為總裁的馬城還是判了火槍派獲勝,又引發了另一論大討論,一片譁然。實際上在這次辯論中,火槍派勝出的最核心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火槍手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有素,對身體和技術幾乎沒有任何依賴。
而長弓手卻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並且在戰鬥中對身體狀況要求很高。公平地說,雙方列出的其他因素,確實都對火槍派不利,射速慢、射程近、準確度差、重量大、故障高而且維修不易。
原本很不服氣的弓箭派,在拿到了裝備警備部隊的樣槍之後,便無話可說了。
這種新設計的輕火繩槍極為輕便,齒輪式發火避免了使用火繩的許多尷尬,在臺灣鎮軍已經大量使用定裝火藥的前提下,不服氣的弓箭派也只得承認,一個五十歲的老者使用這杆槍,只需要訓練兩三個月就能上陣作戰。
關於弓和銃之爭的大討論結束了,影響卻十分深遠。
駐倭守備隊,和輕型齒輪火繩槍的出現,對大明的影響十分之深遠,一舉奠定了大明近代軍工業的基礎,也讓軍中甚至民間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購銃防身,逐漸成為臺灣百姓的生活習慣,而臺灣府也是不禁輕型火器的,想禁也是禁不了的。臺灣府坐擁緬甸,日本兩國之地,又正面面對自馬六甲而來的西洋人,面臨的軍事壓力十分巨大,禁槍又如何能緊的了。
臺灣府民間不禁手銃,也不禁輕型步銃,然而重型火銃卻是嚴格管制的。
臺灣兵學,關於火銃戰術的理論也日漸完善,產生了一系列完備的觀念。
靜岡,明軍大營。
第一批五千名駐倭守備部隊抵達靜岡大營,接受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並熟悉倭國的天文地理。五千新兵忐忑的走進高牆軍營,與世隔絕,過起生不如死的新兵生涯。開原軍制,新兵訓練營那真真是十八層地府一般,太難熬了,然而淘汰率卻並不高,因新兵士卒伙食極好,軍餉也高。
這個時代伙食好,軍餉高,新兵就算死在軍營裡,也多半是沒人願意走的。
並且,參加臺灣新軍的多半是具有樸素榮譽感的,仰慕天兵威風的青年人,以十六歲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居多。這些青年人來歷複雜,有福建,廣東沿海的漁民,農民,有自內陸流落至沿海的災民,甚至還有硫球,安南,緬甸等地的華裔,卻都是清一色的漢人子民,極為仰慕大明天軍神威的少年人。
五千新兵進了軍營,走進營房,將形裝放到大通鋪上。
大通鋪離地不高分上下兩層,離地不高是為了快速集結,一翻身腿就能夠著地面,有些個子高的便十分為難,只得側身蜷縮在床板上,暫歇片刻。這大通鋪雖說有些狹窄,通風設施卻是極好的,此時,營中有些嘈雜,同鄉,相熟的湊在一起閒聊,敘舊,一張白紙似的少年可以任意塗抹。
“都說這倭國遍地金銀,怎的不見半座銀山?”
上首說話的一個少年,十六七歲生的卻十分精壯,輕笑著道。
“金山,銀山那自然是長在仙山上,我估摸著得出海才能見著。”
十六七歲的健壯少年,壓低聲音道:“可聽說這倭國女子,都是個個美貌如花的,也不知真假。”
下首幾個同鄉會意輕笑起來,品性純良的少年人,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嚮往。
“金小單,早知你這髒貨,當兵沒安什麼好心。”
健壯少年喚作金小單的,乾笑道:“哪個髒了,個清潔溜溜倭女送你跟前兒,你壓不壓,就問你壓不壓!”
一陣竊笑,正談笑間,外面突然湧進來一隊大兵,人人穿著威武的大紅軍服,呼啦啦跑進來列成兩隊,竹哨聲起,一個軍服筆挺瘸了一條腿的官長,一手拄著一把連鞘戰刀,一手放在嘴邊猛吹竹哨。正在閒聊敘舊的新兵們,亂七八糟站了起來,嗡嗡的議論聲好一陣才停了。
那瘸腿軍官臉色似極為不滿,拄著連鞘戰刀在新兵佇列中走來走去。
金小單站的腰桿筆挺,看著這位長官心中讚一聲,嚯,這太威風凜凜了,一身大紅色筆挺軍服連褶子都沒有,一條明晃晃綬帶從肩膀斜跨到腰間,領子上有一道金線,一個星星,一隻團鳳。金小單看的眼皮直跳,下校官呀,看年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