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弟兄們打下了。
看來日軍也是急了,幾乎沒有停頓了又發動了第二次,此時進攻日軍正與一營打得如火如荼。
日軍進攻時投入的部隊的規模也從第一次的一箇中隊,加到現在兩個中隊的兵力。開戰前總共不到三百人的補充團一營加上騎兵營的幾十號人,經過這不到一個小時的戰鬥後已經傷亡近半了。
這還是因為日軍的重炮和戰車超過匆匆修起的浮橋承受重量,暫時沒有辦法投入戰鬥的緣故,要不然這個條河床早就讓日本人的戰車壓平了。不過日軍工兵正在搶修木橋,到了明晨日本人的戰車重炮就能過河了。
江豐的騎兵營的那幾十騎兵早變成了步兵。他們和一營的弟兄們守在同一個戰壕裡,這會子也分不出誰是騎兵誰是步兵了。
江豐這個中校營長也拿著一支機槍,在那那裡衝著小鬼子有節奏的打著點射,他在當夏維民的勤務兵之前可是機槍手出身。這麼多年下來再重操舊業說不得有點手生,可面前的日本人實在是太密集了,在江豐的並不是太有準頭的點射下,居然也時不時有鬼子倒斃在他槍口下。
日軍的第二次進攻採用的是波浪式攻擊陣形。這種陣形也叫三段式衝擊,其實就是將進攻中計程車兵排列成三到五條散兵線在炮火的掩護下交替向前衝擊。要是一條散兵線被擊潰了,組成這條散兵線殘餘士兵就會退到後面去重新整隊,要是傷亡太大無法單獨組成新的散兵線,這些殘餘士兵就會併到最後一道散兵線裡去加強那裡的兵力。
總之就是仗著人多火力旺盛,週而復始的向前推進,說白了就用人堆來對方的陣地。
這種波浪式攻擊陣形在侵華初期號稱無敵。事實上中日開戰的頭幾年在這陣形的反覆衝擊下,也的確是很少有中**隊能夠頂得住這種幾乎是無休無止的瘋狂攻擊。
可是這種攻擊方法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個就是進攻時隊形太過於密集,要是對方在火力上佔有優勢甚至雙方火力對比為均勢時,那日本人就都成了活靶子了。(在二戰中的太平洋島嶼爭奪時就發生過這種情況,一隊隊向美軍陣地衝鋒的日本人讓美軍密集的火力打成一個匝子。)
不過這裡可是中國,又是戰爭初期,中**隊與日軍作戰時,幾乎沒有能在火力上佔優勢的時候。日軍的這種類似於野蠻衝撞的戰法還是能大行其道的。
第二個缺點就是傷亡太大,這種浪波形攻擊陣式所要負出的傷亡,因其的戰鬥核心就是使用密集的一條條散兵線向前強行推進,註定是慘重的。就算是一向崇尚精神無敵的日軍,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輕易採用這種戰法。
日軍第三十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少將之所以會採取這種拼老命的戰法完全是迫於無奈。
已經跟被圍的日軍的指揮官尾山中佐聯絡上的日軍第三十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少將,現在正急著要給自己的兩個大隊的殘部解圍。要是讓第三十八聯隊的主力讓中國人給吃掉了,佐佐木閣下就會離那張陸軍部頒發的回國船票近在咫尺了。
佐佐木旅團長閣下近一年來,在中國可是撈了不少的帶著血腥味的好處,在這種“錢”途大好的時刻,回國去當個乾巴巴沒什麼外快的預備役將軍,佐佐木到一少將本人萬萬不願意的。
先是為了搶救自己的荷包,後才是為第十六師團的軍“譽”,佐佐木到一少將已經是急紅眼了,這才會如此不顧一切的向前突進。
在日軍優勢兵力的蠻打死拼下,補充團一營終於快要撐不住了。陣地上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劉以誠也在要跳起來指揮戰鬥時,被那挺盯了他的上校肩章許久的重機槍打成重傷。劉以誠一重傷昏迷之後,作為軍銜最高的軍官江豐自動接過了戰場指揮權。江豐接手指揮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劉以誠抬下了戰場,他覺著這個小華僑的生命不應該在這裡結束。至於江豐自己倒是沒有想過要活著離開,他雖然平時名利心比常人重一些,為了富貴關鍵時刻也能狠得下心找踏腳石,卻也不是一個能做得出臨陣脫逃這種事的人。
再說對今天日軍能在夜間偷偷渡河成功,他自認是有失職之罪的,戰死在這裡也好,這樣一來也算能交待的過去了。
劉以誠一被抬走,日軍就衝到陣地的前沿了。
陣地上第一個的官兵心裡都清楚,陣地離被日軍佔領的時間倒數已經是用分鐘來計算了,也就是說他們在這個世界活著的時間也是要分鐘來計算了,可他們並沒有一個人想到逃跑,事實證明他們都是鐵骨錚錚的中華好兒郎!
“……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