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0節:考弊司
蒲松齡創造性地運用輪迴觀念。按照佛教輪迴觀,今生作惡,來世變畜牲,今生積德,來世有官祿。蒲松齡反其道而行之,讓前世壞事做盡的馬永當學官,可見學官前世豬狗不如。這位臨邑訓導,前世是“餓鬼”;投胎朱(音諧“豬”)家,朱家恰好還“操業不雅”(賤業),為“士類所口(詬罵)”;朱叟還給他取名叫“馬兒”,仍然不是人;他之所以在歲試中考得好,不是因為用功,更不是因為學問好,而是因為他考前無意中在旅店看到題目是“犬之性”的文章,就將此文章熟記於心,考試時,恰好就考了這樣的文章……前身是馬,投生到操賤業的豬(朱)家,在狗身上做文章升上去,一概是畜類勾當,真是嬉笑怒罵,冷嘲熱諷到極點。更醜惡的是訓導的日常表現:“官數年,曾無一道義交”,畜牲還能有什麼道義可講?“惟袖中出青蚨(錢),則作鸕鷀笑;不則睫毛一寸長,稜稜若不相識”。見錢眼開,不論何人,只要有錢,他就笑得嘎嘎的,像吞到魚的水鴨子。否則就“正經”極了,“威嚴”極了,耷拉下眼睛,像根本不認識你。這個理應護庇學子的學官,把學子當成搖錢樹,把學宮變成陷人坑。只要縣令以學子的小錯誤要求給予輕的懲罰時,他這個教官就狐假虎威,借題發揮,“酷掠如治盜賊”。對學子敲骨吸髓,無所不用其極。一旦有與學子爭訟者,立即成了他的財神。最後,此人終於被恨透了他的“狂生”捉弄,用茜草染成紅鬍鬚,變成了名符其實的“鬼”樣子,氣得“數月而死”,永遠去做餓鬼了。 ̄米 ̄花 ̄書 ̄庫 ̄ ;http://www。7mihua。com
魯迅先生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學官是餓鬼轉世,當然不是生活中的真實,卻把生活本質揭示得更加觸目驚心。
《考弊司》是《餓鬼》姐妹篇。讀書人在虛肚鬼王所轄的考弊司下生活,和在“餓鬼”式學官治下生活一樣,暗無天日。
“考弊司”顧名思義,是考察弊端的所在,它卻成為魍魎虐人、藏汙納垢的場所。這個司掛羊頭賣狗肉,司中所做所為和它自己的門面南轅北轍。
考弊司高廣的堂前,有兩個石碑巍然而立,上寫著笆斗大的綠字:“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堂上的大匾是:“考弊司”。楹間一聯為:曰校,曰序,曰庠,兩字德行陰教化;上士,中士,下士,一堂禮樂鬼門生。
古代的學校,夏代稱“校”,殷代稱“序”,周代稱“庠”。上士、中士、下士本是周代的官名,指各類讀書人。對聯的意思是:考弊司這一陰間學府最講究以“德行”(道德品質,亦即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來教育學生,各類讀書人都在鬼王管轄下學習禮樂。何等的正經!何等的森嚴!何等的冠冕堂皇!
然而,是什麼人活動在這個地方?是個捲髮,鮐背,鼻孔撩天,其唇外傾、不承其齒的鬼王!他的隨從都是些什麼人?是虎首人身,獰惡如山精。這些人不僅面目可憎,行事更是令人憎恨:凡是前來晉見鬼王者,除了“豐於賄”(交了許多錢)的人可以免除外,鬼王一概要從學子身上割下一塊髀肉。秀才因無錢行賄,竟被割得“大嗥欲嗄(á)”。
考弊司的外表和內裡如此天差地別。一邊是封建統治者時時標榜的莊嚴的道德說教,一邊是封建統治者時時施行的殘酷的吃人生涯。聞人生目睹鬼王割髀肉的慘狀,去向閻王告狀,殘暴的鬼王被抽去善筋,抽得像殺豬一般地慘叫。
然而,懲治一鬼王,奈整個腐朽社會何?轉眼功夫,聞人生又落入“花夜叉”手中。聞人生鍾情於“容妝絕美”的柳秋華,二人“歡愛殊濃,切切訂婚嫁”。“既曙”,老鴇來逼索金錢。聞人生沒錢,鴇兒立即變臉,用“曾聞夜度娘索逋欠耶”嘲弄。柳秋華“蹙”,信誓旦旦訂婚嫁的她“不作一語”。聞人生的衣服被鴇兒剝去,還說:“此尚不能償酒直耳。”聞人生想與秋華“再訂前約”時,美麗的妓女“自肩以上化為牛鬼,目睒(shǎn)睒相對立”。什麼愛情,什麼訂終身?都是騙局,都是為了金錢。
《考弊司》寫聞人生在妓院的遭遇,表面看來,與考弊司是兩個不相干的情節,鬼王是鬼王,妓女是妓女。實際上,二者有機聯絡著。甚至可以說,妓院是對考弊司的巧妙反襯。妓女向嫖客索錢,無錢便“解衣為典”,與鬼王割髀肉相比,妓女不僅要寬容得多,而且在秀才叱罵後,又將衣服奉還。考弊司主割秀才髀肉卻要苛刻得多,連鬼王前世的大父聞人生去說情,都被鬼王斷然拒絕:“色變曰:'此有成例,即父命所不敢承!'氣象森凜,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