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是否衝著那些孩童而去?”
潘衛道:“如此雨夜,這般身手的人不是掠孩童,又會做什麼呢?”
皇甫天雄點了下頭,道:“義父, 此人被孩兒用樹枝砸中他右後肩,應該會有傷在此,還有——”
皇甫天雄拿出那段麻繩:“此是那人所扔,可以當作尋找那人證物。”
方秋獲接過麻繩細細看了番,接著點了點頭。
“此會是何人?”潘衛問著。
方秋獲道:“應是與這‘虎仙’相關的人!”
此時街道人聲嘈雜,有些熱鬧。三人忙是走到窗戶前看著,只見有著一條密密麻麻的人流湧著朝後山而去。
皇甫天雄正想問小吏,王知縣與那李捕快趕來了,與方秋獲幾人行過禮,相互寒暄後,忙是問起昨夜有無受到驚嚇。
方秋獲笑稱無事,指了指那些人:“他們這般熱鬧,在做什麼?”
王知縣答:“昨晚乃是‘虎仙’出山,眾百姓皆去拜之!”
“去那‘虎仙’觀拜之?”
王知縣點了點頭。
皇甫天雄特意留意了下那李捕快,卻見他精神氣爽,並無異常。
驛站小吏倒了兩杯茶水,遞給二人,兩人道謝接過。李捕快還彎了下身,顯得十分謙卑。
皇甫天雄皺了下眉,細細看著兩人喝了口茶。
方秋獲捋須道:“王知縣,可帶我們去那後山看看‘虎仙’觀!”
王知縣忙應是。
王知縣、李捕快帶著三人出了驛站後門,直接上了後山。(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三章遇險(求訂閱)
尚未到那‘虎仙’觀,遠遠地卻是已見香火繚繞、煙霧瀰漫,看來香火也是旺盛。
山路有些不平,王知縣頭上的方帽歪斜,忙是撫正了道:“平日裡這‘虎仙’觀未有如此旺盛,只有待到‘虎仙’顯靈後,方有今日這般的熱鬧!”
來到觀前,觀宇不大,倚山而建,不過尋常人家的三間房,裝飾的卻是豪華,高頂翹簷,朱門雕窗。
走到大殿門口,卻是上面刻寫著“天元神觀”,跨過高門檻,一座大雕像,足有丈來高,卻是虎頭人身,身披長袍。
前面蒲團跪滿了那些虔誠的百姓,邊上也是擠滿了那些合手拜著的善男善女,邊上香火濃濃,那功德箱不時有人丟進銅錢。
幾人轉了幾圈,便是擠著出的門去,其實此不過是個普通的觀宇,被人神化了便是有了仙氣。
皇甫天雄暗想,此觀難道沒有個管事的。
正想著,只聽的有人說道:“不知知縣老爺來到,貧道恕罪!”
幾人看起,只見來人身材魁梧,年紀約五十出外,簪冠著袍,白鬚氣爽。身邊跟著兩個道童,黑髮披肩,頭戴著小冠,且是生的唇紅齒白。
王知縣忙是向那道士介紹起方秋獲幾人。
那道士聽是官家大老爺,單手放胸前,彎身道:“原是幾位路上的大老爺,貧道道元實在失禮!”
皇甫天雄細細看那道元,雖是謙卑,卻顯得精明,也是有著社會閱歷之人。
方秋獲道:“你便是此觀的知觀?”
道元點頭稱是。皇甫天雄馬上想起昨日街上相遇的蒙面人,看身影與那人不像,他似乎比昨日之人要高出許多,再想來不會是他親自出手,還有其他手下。
方秋獲看了看他問道:“此觀乃是你修建?”
“回稟老爺,非道元修建,乃城中百姓籌錢修建,只是委託我做知觀!”
方秋獲點了點頭,又是問道:“觀中有幾人?”
“就我和兩名弟子!”
幾人在道元帶領下,到了觀宇的後院,想不到此處還建了間房。
白牆黑瓦,清雅蔭涼,因昨夜大風大雨,地上鋪滿斷枝殘葉。
幾人進了裡間,木床靠牆,一個衣櫃,一張茶几,倒也是簡樸,地上鋪著青石,也是平滑。
道元招呼著幾人分主賓而坐,小道士端來了茶水。
皇甫天雄打量著四周,卻是未見房內有異常。那道元不時定睛細看幾人。
方秋獲上前問道:“此觀建於何時?何人出資為甚?”
道元恭敬回答著:“此觀建於明道二年,時間不長。因山中有一虎仙,能呼風喚雨,喚得山中小物,讓獵戶獵物充足,給城中百姓帶來福澤。後有一何姓商戶在籌集了城中百姓錢財之上,再是出資了幾百兩銀子而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