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萬城東南,無定河和黑水河夾角之處,新設了一處帳落。

這處帳落所取的地勢,是極為巧妙的。背靠兩河夾角,面向統萬堅城。面向堅城的一面,又挖掘了長壕,壘起了沙袋。經過十幾天的緊張施工,圍城的長壕又出現了一點兒變化,靠近統萬城東、南兩面的壕溝被加深加寬,壕溝後用沙袋壘砌的胸牆也變得高大寬厚,還在胸牆頂部架設了許多旁排。

而統萬城西北兩面的壕溝,還是敷衍了事,又窄又淺,一看就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

另外,在長壕南段和西段的結合部,以及長壕東段和北段的結合部,又出現了兩座用沙袋壘成的圓形堡壘,稱為“南堡子”和“東堡子”。堡壘雖然不大,但是成為了兩座可以掩護東南兩段長壕側翼的支撐點。

而在東南二堡、東南兩段長壕、黑水河、無定河的環護之中,就是武好古的兩萬五千大軍的營壘了。

因為找不到什麼樹木,所以武好古的大營並沒有設定營柵和拒馬,而是使用沙袋壘成了護牆。好不容易尋到的“漏網之木”(也被砍了),則用來搭建了一座高大的望樓,佇立在營壘的中央。

軍事機宜,御前騎士,三班借職李永奇,今天一大早就背了一個銅皮敲打出來的望遠筒,順著望樓的木梯子爬了上去。在望樓頂上,兩個軍事機宜指揮所屬的兵士——都是聰明機靈,識文斷字,而且比較年輕的兵士,都來自界河商市,大多是武家、西門家的子弟或客戶(佃戶)子弟——已經到了。看到李永奇爬上了,雙雙拱手行禮。

李永奇點點頭,“旗幟可帶否?三腳架可備好否?”

“回稟機宜,都已經備妥。”

其中一名士兵答著話就取出三面分別為紅色、黃Se和綠色的三角小旗,而另一名士兵則將一個三角架支了開來。

小旗子是用來傳遞訊號的,界河騎士學堂和船政學堂根據武好古的命令和提示,編成了一套簡單的旗語。而三角架則是武好古根據後世的三角畫架設計的,既可以用於繪圖,也可以用來架設望遠筒。

望遠筒就是李永奇揹著的那個筒皮捲成的長筒,長筒的兩段各有一塊水晶磨製的凸透鏡——在宋朝發明望遠筒是很容易的,因為宋朝人早就會用水晶磨製凸透鏡作為放大鏡或者眼鏡使用。

武好古只需要找兩塊凸透鏡和一個長筒,就能製作出簡單的望遠筒了。不過透過這個望遠筒看出來的東西都是上下左右顛倒的……這是因為凹透鏡的磨製比凸透鏡困難,畢竟沒有人磨過。而且水晶片也不是玻璃,價格昂貴不說,產量也少,同時磨製兩種鏡片也不利於鏡片互換。

所以李永奇這樣的軍事機宜,就不得不忍受一個顛倒的世界了。

不過相比輪番登上高塔,用奇怪的望遠筒觀看一個顛倒的,放大的世界,更讓軍事機宜們感到頭疼的是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文案工作。

比如每天都要攥寫各種《戰場日誌》、《作訓日誌》,還要負責繪製大量的地圖,包括地形圖、佈防圖等等,還要制定非常瑣碎的各級《戰陣策略》,並且監督各級部隊的執行情況,最後還要進行戰陣總結,同樣要寫成文字進行存檔。

而且在各種“日誌”、“策略”、“總結”的基礎之上,軍事機宜指揮還在不斷改進名為《步兵條令》、《騎兵條令》、《工兵條令》、《輜重條令》、《參謀指揮條令》的一系列指導部隊作戰訓練的各種條列規章。

這一套東西,在後世的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李永奇這樣的北宋軍人來說,卻是整個思維方法都得徹底改變了。因為這一套透過反覆實踐和細緻的觀察得到進步的方法,就是實證主義在軍事科學中的運用了。

各種日誌、各種策略方案,其實就是在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感覺,推知或認識經驗。而各種條令,則是對於這些經驗的總結,以及推論出的還沒有經過驗證的假說——這些假說又可以透過實踐進行驗證!

這是一種取得進步和知識的方法,不僅可以用在自然科學上,也可以用於軍事和各種社會制度的發展之上。

可別小看這些對後人來說是當然的思維方法對宋人的衝擊,在北宋這個時代,國人的思維還是比較教條的,對於先賢寫在書上的東西看得很重。著書立說更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怎麼都得是大儒或是老軍事家才有資格寫部兵書。而李永奇這樣的青年軍官,現在居然可以參與實戰運用價值極高的各種條令的攥寫,真是連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命令就是命令!李永奇再不理解,也得不折不扣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我的修仙旁白太過正經

我的修仙旁白太過正經

小小湯包灬
蕭景升是一名穩健的苟道修士,在丹王座下甘之如飴的管理藥圃,當一名除草,澆花,開渠的仙俠三班倒公務員。直到一日丹王意外應劫隕落,囑託他照拂餘下妻女,他的修仙旁白開始不對勁了……
仙俠 連載 13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