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色將明的時候,趙良將穿著一身灰色的麻布軍服,騎馬佇立在汝墳鎮以北五六里開外的小紅堡村外一條名叫大王溪的小溪的南岸。過了大王溪就是小紅堡村。昨天晚上趙良將派出的“槍大夫”已經佔據了小紅堡村,並且在村子中佈防,將之變成了一處極其重要的支撐點。
小紅堡村當然是有堡的,村子的中央是一座有200多年曆史的紅色古堡。曾經有幾戶騎士居住在古堡當中,小紅堡村周圍的土地也都屬於這幾家騎士。
不過隨著火器的不斷進化,騎士的重要性已經大幅降低。大周共和國也不需要維持龐大的騎士階層了,所以騎士階層大都轉化成了市民或是富農。小紅堡村的騎士也消失了,紅色的古堡早就荒廢,在古堡周圍又出現了不少漂亮且舒適的院落,那才是小紅堡村居民的住所。
小紅堡村的居民當然都跑沒了,儲存糧食的倉庫也付之一炬,只剩下了一座座空空蕩蕩的院落。所以也沒有人抵抗“槍大夫”的佔領。
而大周共和軍在這處戰場上的主要支援點則是正對著小紅堡村的一道低矮的山脊。山脊的名稱叫姜山,姜店鎮就在姜山的西側山腳下。另外,姜店鎮西北、西南兩側還有幾道低矮的山嶺,從而形成了一個類似盆地的地形。
不過趙良將不會傻到去強攻這些山嶺和姜店鎮,他的計劃是繞過姜山,然後再插到姜店鎮和襄城大稜堡之間。夾擊據守姜店鎮和姜山的周軍。
“大王,”趙良將的機宜長宗易之這時策馬從一座架在大王溪上的便橋透過,到了良將跟前,低聲報告:“和您老預料的一樣,周軍果然在姜山以東佈置了重兵。同時他們還在姜山的山脊上佈署了不少步兵,山脊的另一邊應該還有榴彈炮。”
姜山的東、南兩面都是無險可守的大平原,北面不遠就是汝水。姜山以西,則是一片低矮的丘陵。而東西走向的姜山就好像一堵牆,擋在了襄城大稜堡的南方。
所以周軍只要想在襄城以南野戰,就必然會依託姜山佈防。
而姜山本身和西側的姜店鎮都容易防禦,有地形和堅固建築物可以依託。
而且此時的共和軍陸軍還裝備了大量的榴彈炮,一個軍擁有6個榴彈炮連,總共有36門5寸榴彈炮。如果將它們佈署在姜山的北面山腳下,就可以用開花彈準確轟擊仰攻姜山的敵人。考慮到周國開花彈的質量,姜山一定會成為敵人的傷心山!
既然姜山和邊上的姜店鎮易守難攻,那麼姜山以東的平原就是攻防雙方的重心了。
所以兩宋聯軍和周軍雖然是南-北對峙紮營的,但是對壘的戰陣,卻是擺在姜山的西南,是西南-西北的佈局。
兩宋聯軍在大王溪以北,左翼自小紅堡村起,右翼則展開到汝水西岸,擺出了15裡寬的正面。
而周軍的戰線則要綿長許多。姜山和姜店鎮都是必守的,武元鎮在兩處各佈置了一個步兵旅。然後又依託姜山的東麓展開重點防禦,兩個步兵師從姜山東麓一直襬到汝水的南岸,展開了7裡寬的重點防禦地帶。
“走!”趙良將點了點頭,“去看看。”
說著話,就帶著自己的衛隊和機宜團,沿著正在佈陣的宋軍背後賓士而去。
有些西宋軍人發現了自己的統帥,頓時就歡呼了起來:“大王千歲!大王千歲……”
歡呼的聲音越來越響,很快就在整個戰場上響徹了。
看來這位馳聘戰場幾十年的大宋王爺在軍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
姜山的東麓,武元鎮將自己的將旗樹在了一座200年前留下的古堡上。這裡的視線很好,可以俯瞰整個戰場,所以就成了他的指揮部所在。
宋軍的歡呼聲也傳到了他的耳朵裡面,不過他沒有聽明白。
因為現在的華夏三雄雖然還在使用同樣的漢字,但是卻有了三種官話。
大周共和國通行的是天津官話,西宋流行的則是長安官話,而東宋則用江寧官話。
當然了,三種官話的基礎還是中原雅音。所以互相交流還不是太大的問題。只是現在戰場上過分嘈雜,所以武元鎮一時沒聽明白。
“他們在吼什麼?”他問身邊的韓山童。
韓山童在長安當過使團武官,能說一口流利的長安話。
“是大王千歲……看來敵人的主帥是趙良將,西宋常勝將軍啊。”
“趙良將啊……我猜也是他!運動戰打得那麼好,非他莫屬啊!”武元鎮點了點頭,“新版的《陸軍戰役指揮學》上有不少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