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樞鈕!”
費嘯天微一點頭道:“您說得也是,那就這樣吧,您還住在這兒,我叫古翰下來待候您……”
“別。”查三影道:“上頭需要人手,讓我一個人在這兒吧,一個人清閒。”
費嘯天笑問道:“連美人們也不要了?”
“誰說的?”查三影道:“沒有美人做伴兒,那就不叫清閒了,那叫寂莫,我生平什麼都不怕就怕那寂寞滋味。”
費嘯天笑了,道:“您歇著吧,我多派兩個下來陪您就是。”
欠身一禮,轉身而去。
費嘯天走了,查三影臉上掠過了一片陰霾,微一搖頭道:“看來我查三影的劫數到了……”
“汾陽”地方不算大,可是名頭極為響亮。
“汾陽”之所以名頭響亮,那源於當年,當年唐朝有個郭子儀郭令公,他被封為“汾陽王”。
那令公功勳彪炳,名標青史,更難得是五代同堂,七子八婿滿床笏,可說沒一個人不知道的。
因之,“汾陽”出了名,“汾陽”因郭令公而名頭響亮。
“汾陽”這地方挺熱鬧,來來往往的客商不少,也就因為這來往的客商,為“汾陽”帶來了無限繁榮。
在汾陽東城外,有一個大草棚,大草棚裡賣的是酒,棚外酒旗兒高挑,遠在一里外都看得見。
這大草棚裡的擺設很簡陋,竹桌、竹椅子湊成一付座頭,別看它擺設簡陋,可是論生意就連“汾陽”城裡的大酒樓也望塵莫及。
酒,都是地道的“汾酒”,大酒樓富麗堂皇,豪化氣派,有的還有歌伎,那為什麼生意比不上這東門外的大草棚呢。
只因為這大草棚來頭極大。
據說這大草棚是當年“汾陽”人氏為迎“汾陽王”入城搭蓋的,想當年這大草棚裡擺上了整牛整羊,地方人民焚香跪拜,恭迎“汾陽王”入城,從那時候起,這座大草棚就沒拆。
被遺留下來一直到如今。
如今,在這酒客進進出出的大草棚前一塊大石頭上,坐著一個人,這個人是個健壯的中年漢子。
他坐在那塊大石頭上,面對著那大草棚不成其為門的門,兩眼緊緊地盯著,一眨不眨,似乎在等什麼人出來。
老遠地馳來一輛馬車,馬車高蓬,單套,馳行很快,轉眼間已近大草棚。
車轅上那趕車的車把式,是個身穿白衣的童子。這白衣童子身邊另坐了個人,也是個年紀差不多的白衣童子。敢情是金鞭銀駒費嘯天的鞭劍二童。
馬車一到,那黑衣健壯漢子自大石頭上站起,走過去拉住了套車牲畜的轡頭,向著車轅上的鞭劍二重低低說了幾句話,鞭劍二童的四道目光立即投向大草棚裡。
旋即劍僮插上了劍,皆同鞭僮一起自車轅拭上跳下了地,然後一整衣衫,並肩往大草棚門上走了過去。進了草棚,一名夥計迎了上來,哈腰陪笑抬手。
“二位請隨便坐……”
劍僮一抬手,請夥計讓向了一旁,然後皆同鞭僮大步往裡行去。裡頭靠窗一付座頭上,坐著個俊美灑脫,超拔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