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姚常青營重演悲劇,最終落個全軍覆滅的下場,這樣的結局雖然壯烈,雖然能夠振奮國人,卻絕不是嶽維漢想要的,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他可不願意就此“壯烈殉國”的,更不願姚營重蹈歷史的覆轍。
留在姚常青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深知歷史走向的嶽維漢早就有了決定。
當務之急當然是儘可能地說服姚常青,讓他不要一味死守寶山,長官的命令當然要堅決執行,但執行的尺度一定要靈活,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一定要跟他反覆講,再三講,直到他完全吃透其中的精神為止。
只等淞滬會戰結束,嶽維漢就會毫不猶豫地脫離國軍序列,沿途收拾潰兵再帶著隊伍北上山西,前去投奔八路軍,嶽維漢現在的事實身份雖然是黃埔系軍官,在極重派系出身的國軍中可謂前途無量,但他絕不會因此而對國軍有所留戀。
無論是出於情感的考慮,還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投奔八路都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嶽維漢很清楚,國軍最終戰敗並退守臺灣根本就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嶽維漢可不願跟著“蔣校長”遠走孤島,並在幾十年後客死海外當個孤魂野鬼的。
第一卷 血戰淞滬 第二章 牛刀小試
夜色倥傯,激戰竟日的淞滬戰場終於暫時沉寂了下來。
寶山城裡的居民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紛紛跑回鄉下了,此時完全成了座空城。
幾枝火把斜插在城頭上,淡淡的火光將城垣四周照得朦朧可見,皮靴叩擊地面的殼殼聲中,嶽維漢跟著姚常青登上了東門城樓,站在城頭居高臨下望去,只見姚營的官兵們正在城垣外圍緊張地挖掘戰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