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方向而去。
諸人一大早起得身來,都互相打了個招呼,哪知等了半天,卻總不見葉衣夫妻三人的蹤跡,急得張烈差點派出全軍出去搜尋。最後還是月伽眼尖,在葉衣帳中發現了一小張紙片,由燭蠟粘在桌上,上道:“我等已去,君勿掛念——葉衣。”
範離不由嘿了一聲道:“這小子,甚麼年代了還玩這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一套,太老土了罷!”
諸人聞言,不由都是滿臉笑意。既然葉衣已去,大家便都不再耽擱,各自與張烈打了招呼,繼而相攜離去。
(這兩天看了看別的書,這才發現差距不是一點點的大,都有點不好意思寫下去了。。。臥虎藏龍啊起點。)
第一章 侃談
日月交替,時間大約又過了一月有餘,許州城如火如荼的戰事終於告一段落,雙方在城外大大小小交戰數十場,互有勝敗,最終明教因糧草告急,張烈這才下令撤退。
而同一時間,潁州戰事也落下帷幕,上千戰船沿渭水原路返回。即便汪大全趁對方未及返回駐守時連續拿下數座城池,可在撤兵之前,他仍將所有軍兵盡數帶走,反而將已經得手的潁上、蒙城二地又拱手讓給了元軍,自己只帶著無數軍備物資而返。
他心中明白,此時自己雖然一時得手,連克敵軍,可在沒有張烈主力部隊牽制住忽必烈大軍的將來,光憑著自己這點些戰船兵馬,只怕沒多久就會被對方反撲攻上,屆時想要再撤,只怕就來不及了。
既然明知守不住,倒還不如將城池暫且交還給對方經營,既消耗了對方國力,又能使自身全身而退,一舉兩得之舉,又何必在乎些許城池的得失。
雙方這月餘連番大戰,聲勢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更別說離許州城極近的開封,戰報自是每日不斷,大街小巷中總有不少人往來探聽戰況,只盼著明教能夠像當年收復陝西失地一般,將中原地區也一股腦兒地拿下。
只可惜,即便明教諸軍戰力不凡,但這蒙古四王爺卻也沒弱到哪裡去,不僅治軍有方,攻守亦極為有度,根本不像許多蒙古將領那般狂妄自大,反而處事極為冷靜,往往每次躲過張烈所設陷阱之後,還能掉頭反咬一口,使得烈火部眾將極為頭疼。
此時此刻,便只聽開封城內一座酒樓之中,人聲鼎沸,鬨鬧不已,許多中原武人都湊在一處,不斷討論著前幾日剛剛結束的戰事。
“——哎,聽說前兩天明教烈火部終於撤軍西返了!”
一名上了年紀的老者微微嘆了口氣道。
旁邊一個年輕人皺著眉頭應和道:“是啊!就連明教的豪傑們都拿那忽必烈不是辦法,看來咱們大宋朝這回危險了!”
周圍眾人聞言,都微微嘆氣,顯然都對眼前局勢極不看好。
另一邊一人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蒙古韃子生性跋扈,除了明教,這世間還有幾隻軍隊能把他們打得第一日就死傷上萬,之後又蹲在城裡只守不攻的?你們可要知道,這許州當年乃是三國時期魏國都城,自古便是軍事重鎮,如今忽必烈又親自率軍把守,哪裡是那般輕易能夠攻得下的?”
一旁眾人聽了,又不由連連點頭,有人七嘴八舌道:“這次明教所遣的烈火部,恐怕還不是最強的一批人馬吧?聽說他們另一軍在平陽府一代殺得蒙古韃子望風而逃,似乎還要引兵攻上太原去。這次若換了他們來,這忽必烈還真不知道有沒有命在呢!”
一名大漢笑道:“不錯,灑家乃是山西洪洞人士,對這明教銳金部一夥兒豪傑早有耳聞,那吳軻吳大帥當真是一方豪傑,當年不過數千人馬便敢和蒙古韃子叫板,現如今更是擁兵數萬,虎踞河中、平陽二地,聲勢可是浩大的很!”
一開始那年輕人聽了,頓時笑道:“這事情大家都有耳聞,吳大帥的確領兵有方,可那攻下平陽之功,卻也不能全算在他的頭上啊。”
那大漢聞言一愣,隨即面露不屑之色,嘿嘿笑道:“不算在吳大帥頭上,又算在誰頭上?去去去,行軍打仗這般大丈夫之事,你這小鬼頭又能懂得多少了!”
周遭登時一陣鬨笑,年輕人氣得憋紅了臉,大聲道:“我怎得就不懂了!當日若非明教教主葉夫人施計將臨汾之敵誘出,吳大帥又怎能如此輕易就打下平陽府?你們說說,這份功勞到底是葉大夫人居多,還是吳大帥居多??”
“呃——這個——”包括那大漢在內的一眾人,不由皆愣住了神。
小龍女當日一計彈指間便讓兩萬蒙古大軍灰飛煙滅,聲名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更隱隱有蓋過丐幫前幫主黃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