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人。
25日下午,法國捕房藍總巡率人到應夔丞家裡第二次搜查,搜出許多公文憑據,以及一隻貼有封條的皮箱,和一把五響手槍,槍內還有兩顆子彈沒有取出。捕房拿出案發當天從車站拾到的兩枚彈殼,與槍內所存子彈對照,發現屬於同一型號。
經過數次搜查,獲得多件刺殺宋教仁的證據,宋教仁被刺案的背景全部暴露出來。幕後主使者是袁世凱,直接指揮者是國務院總理趙秉鈞,上下聯絡者為國務院秘書洪述祖,佈置行兇者便是應夔丞,殺人兇犯就是武士英。
袁世凱要刺殺宋教仁,因為這個湖南人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國民黨早期的領導人。
宋教仁於1882年出生湖南桃源。字遁初,號漁父。1904年2月,他與黃興、劉揆一等人在長沙創立華興會,7月與呂大森、劉靜庵等人在武昌組織科學補習所。11月,華興會謀劃長沙起義,計劃洩露,宋教仁遭到通緝,逃亡日本。
1905年,宋教仁與友人創辦《二十世紀之###》雜誌,宣傳革命。同盟會成立後,他任司法部檢事長。第二年,黃興去了越南,由宋教仁代理庶務,主持本部工作。
宋教仁1911年在上海任《民主報》主筆,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曾參加籌備廣州起義。武昌起義後,他趕到漢口,協助湖北軍政府辦外交。隨後又趕赴南京,籌組中央臨時政府。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宋教仁任法制院院長。4月,臨時政府北遷,宋教仁一度任農林總長。8月,他主張透過國會和政黨政治來實現資產階級民主。1913年2月4日,參、眾兩院複選結果,國民黨獲三百九十二席,佔絕對多數。宋教仁希望以多數黨的地位,成立責任內閣,約束袁世凱專權。在正式國會開會之前,他親到長江流域各省宣傳演說,為建立責任內閣、實現民主政治大造輿論。袁世凱因為宋教仁的活動危及他的獨裁統治,於是派人將他殺害。
這位三十二歲的湖南政治家沒有當場死去。他被送到醫院裡,臨終前還在說著夢話:要促使袁世凱竭力保障民權,使國會確立不可變更的憲法。
宋教仁逝世時是那麼年輕,但他的名字在中國史上怎麼也甩不掉。他的名字和中國人爭取民主的鬥爭劃上了等號。無論是支援民主還是反對民主的人,都繞不開這個名字。在20世紀初那個曇花一現的瞬間,他所掀起的民主旋風,是中國民主憲政史上一道最壯麗的風景線。袁世凱暗殺宋教仁,是中國民主化步履艱難、充滿痛苦血腥的開端。袁世凱和宋教仁分別成為中國的象徵,袁世凱代表中國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專制勢力,宋教仁則代表中國人近代以來對以民主為核心的人類主流文明的追求。
年輕的宋教仁挾著辛亥革命的風雷,在民國初年的歷史舞臺上,響亮地發出民主宣言。從1911年秋天到1912年初,從組織國民黨到大選獲勝,他努力催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的春天。他提出:“我們要在國會里頭,獲得過半數以上的議席,進而在朝,就可以組成一黨的責任內閣;退而在野,也可以嚴密的監督政府,使它有所憚而不敢妄為,應該為的,也使它有所憚而不敢不為。”
宋教仁為探索全新的政治制度而奮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對中國憲政民主的貢獻永載史冊。他的死亡,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曾為之感到痛苦不安。他在民初的政壇上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這一點,也許是人們和袁世凱唯一的共識。
一身存亡,國運所關(2)
1912年秋天,宋教仁聯合五黨組成國民黨,熟悉他的人說他“頭腦明細,手段靈敏”,袁世凱支援的共和黨無法與之匹敵。宋教仁鼓吹責任內閣、政黨內閣,他認為:“以前是舊的破壞的時期;現在,是新的建設時期。以前,對於敵人,是拿出鐵血的精神,同他們奮鬥。現在,對於敵黨,是拿出政治的見解,同他們奮鬥。”他在政治上表現出倔強的進取精神,又有極強的活動能力和豐富的憲政知識。譚人風一語道破他的作用:“國民黨中人物,袁之最忌者唯宋教仁。”
這樣一個人物,對袁世凱構成最大的威脅。宋教仁辭去農林總長後,袁世凱極力籠絡他,用官位引誘他,他不買賬;用金錢收買他,他也拒收。他每天奔走於各政黨之間,發表政見,希望以政治策略,有次序地改革一切弊政,在當時獲得很大的聲望。
袁世凱許給宋教仁的官位,是總理的高位,劉揆一和範源濂等人出面力勸他就任。孫中山、黃興和唐紹儀等人也勸他接受。但他堅持政黨內閣的主張,所以堅辭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