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偽地方武裝也未解體。
冀熱遼軍區部隊在進軍途中不斷與其發生戰鬥。
西路進抵興隆地區時,當地偽軍第24、第25旅及“討伐隊”拒絕繳械投降,該部即向敵軍發起進攻,後經冀東主力增援將其殲滅,俘其官兵3000餘人。中路解決了平泉一帶偽軍第17旅,並在平原與蘇軍會師。此後向凌源、赤峰、朝陽前進,接收8座縣城,俘偽軍5000餘人。東路所部於8月20日出發,沿途冒滂淪大雨解決了石門寨、九門口等地偽軍。自8月25日以來,冀熱遼軍區挺進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所遇日偽軍全部被繳械,先後繳槍122多支。27日,迂迴山海關,到達綏中縣屬之前衛、中前所一線。8月29日,東路挺進部隊在山海關以北的前所車站俘偽軍400餘名和一批槍支及物資。
在前衛以北之涼水河地區,東路部隊與由林西、赤峰經葉枯壽、凌源馳往山海關的蘇軍一個戰鬥分隊會師。第16軍分割槽臨時抽調了一些司號員組威“軍樂隊”,吹起了歡迎號,歡迎蘇聯紅軍的到來。
兩軍會師後,雙方指揮員取得一致意見,決定向駐守山海關的日偽軍發動攻勢。待東路部隊包圍山海關後,由蘇軍向山海關守軍送交無條件投降通牒。
山海關是一座古老的名城,位於燕山山脈東端。地處河北秦皇島東北,南臨渤海,北依角山,西亙長城,山高勢險,北寧路穿此而過,是華北通往東北的門戶。明朝洪武十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將軍徐達在秦皇島東北設定山海衛,次年12月築起山海關城。
從此,山海關便成為長城東部的一座軍事重鎮。山海關城牆高達10米,寬容五馬並行。
“天下第一關”的橫匾雄踞於東門之上。全城佔地8平方公里,山勢陡峭,又加上護城河環繞,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一夫守關,萬夫莫開”,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為迫使守關日偽軍投降,第16分割槽部隊和蘇聯紅軍向日偽軍發出最後通碟。該通碟全文如下:由於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強大蘇聯紅軍攻入東北,我八路軍已全面舉行對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已向日本國下詔,接受無條件投降。現中國八路軍和蘇聯兩國強大軍隊,已兵臨山海關城下,著派中蘇兩國代表,向駐山海關日軍司令官送出通牒,命令駐山海關的日軍、偽“滿洲國”軍接到本通牒後,限於本日下午2時率部于山海關火車站“無條件向中蘇軍隊投降。
此致一一駐山海關日本軍司令官中國八路軍司令官蘇聯紅軍司令官1945年8月30日當時山海關有日偽軍約2000人據守。這些已經接到上級拒降命令的日偽軍拒絕向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部隊投降。面對山海關如此高大的城牆,冀熱遼部隊苦於無炮,打不開城門,冀熱遼所部分割槽司令員曾克林只得決定先圍再打,首先掃清據點外圍。當8月30日這天,曾克林部繞道出關,佔領前所車站斷其山海關守敵退路時,發現蘇軍的一個小型車隊拖著3門平射炮向前所地區駛來,這真如雪中送炭一樣來得及時。曾克林遂帶領大家擁了上來,熱烈歡迎蘇軍官兵。起初曾克林請求蘇軍炮火配合攻擊山海關未果,原因在於蘇軍不瞭解這些部隊是什麼人,不敢貿然表態。後經曾克林再三請求,蘇軍指揮官才答應聯合攻擊山海關。
30日拂曉,蘇軍開始向山海關發炮,60名蘇軍±兵以十分嫻熟的戰術技術,把一發發炮彈準確地送到守敵的頭上。曾克林即令軍分割槽部隊分頭攻擊,僅激戰1小時即攻人城內,俘偽軍1000餘人,大部日軍南逃秦皇島。通往東北的門戶一一山海關獲得解放。東路部隊在山海關稍事休整和補充後,繼續北進,於9月4日進入錦州與蘇軍會師。其間,消滅錦州地區偽軍兩個師。並由第18團組成錦州衛戍司令部,控制了整個遼西戰略重鎮錦州。
曾克林、唐凱一路奪關斬將,出師順利。
在錦州奪取後,即率所部一部約4個連坐上火車向瀋陽前進。
由於這些冀熱遼的八路軍是第一次乘火車,所以十分驚奇,一個個興高彩烈。當火車一路直下抵達瀋陽車站之時,蘇聯紅軍守衛部隊一見車上有這麼多來歷不明的中**人,頓時戒備起來,於是立即封鎖站臺不讓曾克林所部下車。
曾克林是一位典型的軍事指揮幹部,辦事講求效率,決不會吃蘇軍這一套。他立即帶人到蘇軍瀋陽衛成司令部接頭,辦理放行手續。
7日,蘇軍駐瀋陽的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司令克拉夫欽科上將等會見曾克林、唐凱。蘇方提出,由於有(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有關規定限